目前,诊断自闭症主要是通过一些评估量表进行,尚没有机器检测和诊断手段。而脑机接口这项新技术,有望在这方面实现突破。
11月6-7日,在京举行的腾讯云首届Techo开发者大会上。腾讯优图实验室总监郑冶枫在前沿技术探索X论坛上,发表了题为《脑机接口:揭开科幻表象,探索科学真相》的演讲,分享了近期大热的脑机接口的实现方式和应用场景。
他表示:“预计2020年,全球脑机接口市场将达到14.6亿美元。”未来在医疗健康领域,脑机接口不仅能预防老年痴呆疾病,还能应用于自闭症、癫痫、睡眠障碍等疾病的诊断,以及脑卒中的神经反馈康复训练。
“脑机接口即人或动物与外部设备间创建的用于信息交换的新型交互方式。”郑冶枫博士表示,目前的脑机接口技术分为两种类型:侵入式和非侵入式。前者通过外科手术将电极植入大脑皮层,直接读取脑神经信号,但是长期植入的电极可能引起感染。候着则采用体外读取脑电图/脑磁图/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的方式进行工作,信号噪声大,空间分辨率低,但是无创的方式适用于健康人群。
目前,脑机接口技术正在广泛运用于疾病诊断、脑认知、智能家居、娱乐、教育、军事、康复机器人、助老助残等领域,它在医疗场景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郑冶枫博士表示,在临床方面,部分脑卒中患者的控制能力较弱,只有眼睛可以自如运动,而脑机接口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除了医疗场景外,脑机接口技术还能应用于疲劳驾驶监测,进行疲劳评估。
希望脑机接口在诊断自闭症和预防老年痴呆方面有新的突破,让这两大目前无法治愈的疾病得到及时的诊断和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