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提问1:有什么具体的方法可以帮助提高孩子的注意力,提升情感?
答: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做法是:“区别式教育”法,这有助于集中注意力,让孩子区分一些必要的东西。我给大家举个例子,在我多年的工作中有一个孩子在7岁时接受训练,6年后他13岁时很多项的得分是一样的,因为他学会了如何去学习,也学会了如何关注周围的环境。我说的这些是指那些程度最好的,他们学会了说话,学会了与人交流。有了上述发现后,我们制定了一些学习计划,比如模仿、语言、非语言等,还有专门与人交流的方法,目的是为了帮助他们更好的掌握学习机制。在对这些孩子进行教育时,需要很多人化很多的时间,但最终孩子学会了一个学习的机制。他们通过观察环境,就知道如何去学习。一对夫妇自从有了一个孤独症的孩子,妻子会把很多精力投入到孩子身上,这时丈夫会感到自己受到了冷落,夫妻双方有好多东西会因为孩子而失去,以至于最后导致离婚。我提个建议:每隔两周的星期五下午,夫妇俩干脆离开家,走远一点,到一个宾馆住下,然后让一切都顺其自然。
家长提问2:对于即将进入青春期的有攻击行为的孩子如何指导?
答:实际上于对待年纪小的孩子的方法一样。小点的孩子可以通过积极的干预强迫他改变,但对于大一点的孩子,往往通过,改变环境来预防或阻止他的行为出现。ABA对两者都适用,我们要首先分析他们行为的目的,然后对症下药。
家长提问3:有没有孩子经过训练接近正常,结婚生子;下一代是否会有遗传?
答:我说不定。我的个案中已经有两个,其中一个已经有了女朋友,另外一个的母亲很想他找个女朋友,但他还没有找,因为他不喜欢。每一个个案到成人时训练的效果都不一样,而且随着他们的长大,我们在他们生活中的干预会越来越少。我也有一些很正常的朋友,从来不结婚,也不想要孩子。
家长提问4:在训练孩子的过程中遇到鹦鹉学舌的情况。我该怎么办?
当孩子在听到大人问“你叫什么名字”时,他的重复是因为他正试图把这个信息储存在大脑中。我在问孩子这个问题前会加上他的名字,变成:“John,你叫什么名字?”。一开始他可能不会回答,但以后他肯定会回答的。再比如,我们问孩子:“华盛顿出生在哪一天?”这样的问题,是为了教他说:“我不知道。”而且是两个问题连着问(一个是他知道的),是为了让他有一个区别性的回答。
家长提问6:孩子模仿学不会,但吃的东西不管在哪里他都能找得到,如何把孩子的记忆能力转移到学习上?
每一个正常的人,就像你和我,为什么会记得住?是因为通过多次的强化,是通过不断的学习而习得的。
家长提问7:孩子通过辅助完成后,会不会形成对辅助的依赖?
不要过于重视辅助行为。如果你辅助的行为比较复杂,则辅助消失时会比较难。另外,还会因为我们有时给予了多余的辅助形式给孩子的学习造成障碍。例如,当我们问:“你叫什么名字”时伴随着笑。有些无形的辅助,我们还未发现,没有意识到,却已经被孤独症孩子掌握了规律。比如教孩子语言模仿时,其实他是在依赖你的口型的辅助,如果你不让他看见你的嘴巴(用一张纸挡住,只让他听见声音),他可能就不会了。用这种方法可以检验你的教学中是否有多余的辅助。必须要知道这个行为的前提和环境。
家长提问8:对于不同的孩子是否需要不同的训练方法?
因为我们知道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要针对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包括不同的情绪和环境,来制定适合于每个人的训练方案。这样做的就是要进行更科学的个别化训练。
家长提问9:ABA很好,但在训练孩子的过程中,他一直想吃东西怎么办?
要小气一点。如果你是一个优秀的ABA训练师,你就会很快摆脱给孩子吃食物这个阶段。这段时间内要逐步减少一级强化物,增加二级强化物。比如,把孩子到空中再接住他,等等这样的游戏,孩子一般都会很喜欢。
家长提问10:我的孩子有些孤独症症状,如何确定他是不是孤独症?
不要担心这个问题,要是孩子被诊断为孤独症,只有5%的人可以康复。关键不在于他是不是孤独症,而在于孩子经过这个训练会变好。很多父母关心孩子是不是孤独症,我觉得父母应把注意力放在改善孩子的能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