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指导儿童抗拒自我刺激。
当患儿出现自我刺激行为时,要求他用另一行为代替和抗拒自我刺激。例如:对玩弄舌头的患儿,让他张开嘴巴(亦可进一步指导儿童做舌体操练习,配合发音训练);对摇晃手指的患儿,让他把手指张开放在桌上(或膝盖上);对摇摆身体的患儿,要让他倒立等等。这些方法简单易行,但应注意使用频率和使用后的行为观察和适当的行为补充练习,以防患儿造成新的固执行为或出现的麻烦。如令其将手放在桌上适当时间后,应适量给一些手工活动做为补充练习。
(三)奖励良好行为。
有的患儿是想利用自我刺激来逃避训练功课或其它活动。如果要减少患儿的逃避意图,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在他能合作的时候给予奖励。奖励更多可接,受性的行为是很需要的。在奖励患儿时,必须要告诉他为什么会得到奖励。最好是在良好行为出现的同时提供特定的奖励。奖励办法应更多的使用有形奖励,同时也可使用表扬、赞美等方式。如果使用强化物,则需充分考虑强化的时间、形式和应强化的行为,切忌乱用。
(四)适当妥协。当患儿出现自我刺激行为,而在指导环境上受到极大限制时,指导者可作适当妥协。在矫正自我刺激行为过程中,患儿可能产生新的自我刺激行为。要是新行为比前一个行为好,那就暂时让他作新行为,以免增加矫正的难度。这是对新行为的暂时妥协。
(五)、不予理睬。
自我刺激在某些情况下是患儿的一种不合乎规范的社交手段。患儿是想以此引起他人的注意。对于这类行为,最好办法就是不予理睬,而让其自然消退。
(六)、呼应训练。
呼应就是回应外界刺激、多叫其名字的单纯反应。当患儿出现自我刺激行为时,直呼其名,以停止其行为。经过反复训练可以使患儿顾及外界刺激而逐步改变其内在刺激反应。对极度避开他人的患儿进行呼应训练,就等于是在学习与新朋友交往;对沟通方式极不擅长的患儿,通过呼应训练,让其学会对他人的刺激产生反应。这种反应就是与人接触的开端,
(七)、语言指导。
在进行训练活动之前,对患儿给予特定的口头指示。即让患儿明白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做好了该做的事或少做甚至不做不该做的事会得哪些奖励等等,而且指导者(家长或老师)在活动中要抓住机遇充分赞扬其良好行为,这样就可以预防自我刺激行为。
(八)、适当选择训练课题。
对孤独症儿童的训练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如生活自理训练、认知功能训练、运动训练、语言训练等等。但是,训练中一定要针对患儿实际,选择切实可行的训练课题,让患儿通过训练课题学习刺激—反应—强化三者的关系,从而起到由课题集中心理的作用。自我刺激行为也就随之减少。
(九)、学习适当的社会行为。
这里的“社会”不仅是通常意义上的“社会”的含义。它泛指孤独症儿童自身之外的一切外界环境。即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让患儿学习与家庭成员相处原则和习惯、待人接物礼仪、饮食起居等;让患儿学习学校课堂常规、教育教学活动规范、集体行动规范等;让患儿学习社会公共场所行为规范等。这些行为的学习,非一朝一夕就能做好,需要花很长的时间。因此,在抗拒自我刺激行为的基础上学习适当的社会行
为,是矫正患儿自我刺激的的根本的指导方法。
孤独症儿童行为较为固执。自我刺激行为也是一样,需要花大力气,经过较长时间才能得到矫正。在矫正过程中,特别是在教育场合中,一定要着眼于教育者的刺激,而且要在大量的心理学理论或专门心理学家的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