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抽样偏差
抽样偏差是指在分配干预组与对照组的儿童时,没有贯彻完全随机的原则,干预组与对照组的基线水平不同。因此,在效果评价时,尽管干预组儿童在干预之后的表现比对照组儿童好,也并不能因此肯定干预是有效的。为了克服抽样偏差的干扰,常用的方法就是匹配和随机化。前者是指将自闭症儿童按某一个或几个与干预效果有关的特征水平相同、相似的原则加以配对,然后再把每一对中的两个儿童随机分配到干预组和对照组;后者就是把自闭症儿童随机地分配到干预组与对照组,其前提是干预组与对照组在接受干预之前是“相等的”,即使有差异也是在统计允许的限度以内的随机误差。
四、统计回归
统计回归是指前一次测验中得分较高或较低的个体,在第二次测验中的得分有向平均数靠近的倾向。这个因素对于自闭症儿童早期干预的效果评价具有特别的影响,因为几乎所有患儿在诸多方面发展的测验得分都远远低于同龄儿童的总体平均数。因此,接受早期干预的患儿在干预后的测验得分比干预前的测验得分有所增加,可能仅仅是一种向总体平均数回归的统计效应,而不一定是早期干预有效性的证明。
五、实验效应
实验效应是指实施干预而发生的,但与干预计划本身无关的事件所带来的影响。如对儿童的早期干预可能使家庭的参与程度或从社区获得的资源与支持增加了。当我们把某些自闭症儿童作为干预组的儿童后,可能“参加干预组”这件事本身,就会使某些孩子或家庭训练的动机和信心增强,从而会对孩子各方面的发展产生积极作用。因此,在效果评价时,很难确定自闭症儿童的变化是由干预造成的,还是由孩子的动机增强或家庭参与的增加等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