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3年10月24日讯(记者 林玟珊)确保深圳户籍孤独症儿童100%接受义务教育、配备“助教陪读教师”、设300个托养床位对重症孤独症患者集中托养......近日,《深圳市孤独症全程支持服务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发布,推动建立完善深圳孤独症全程支持服务体系。
深圳户籍孤独症患者约5700人
“孤独症是公认的世界难题,其具体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无统一结论,无法在胎儿期通过产前筛查发现,也没有针对孤独症核心症状的特效药物。”深圳市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没有孤独症确切数据的权威发布。近年来,深圳新办证的精神残疾人中约有一半是孤独症致残,根据本市户籍持证精神残疾人的数据测算,已确诊的本市户籍孤独症患者约5700人,其中0-18岁(不含18岁)以下共5373人。
据了解,《实施方案》共包括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两部分内容,提出了六个方面共31项具体工作任务。据了解,《实施方案》按照孤独症及其家庭在康复就业、生产生活等不同阶段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明确了建立全程支持的制度保障、提升康复服务水平、完善融合教育支持体系、就业促进服务体系、构建家庭支持体系、促进社会融合等六个方面工作任务,并结合深圳相关单位各自职能,明确了牵头单位及责任单位,以期实现孤独症生命全程需求得以满足。重点提出了建立孤独症谱系障碍常态化筛查机制、健全医疗保障体系、提供支持性就业服务、完善托养体系建设等项目,解决孤独症在康复、就业、托养等方面存在的困难。
“《实施方案》旨在不断完善孤独症服务,持续提升孤独症早期筛查、诊断、康复水平,推进孤独症儿童融合教育,促进成年孤独症就业,加强重症孤独症托养,做好孤独症民生兜底保障和无障碍环境建设等全程支持服务。”深圳市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
突出全生涯的支持 明确配备“助教陪读教师”
据深圳市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实施方案》突出全生涯的支持,保证孤独症人士在人生中的每个阶段都有相关的政策和服务支持。学前阶段突出康复救助,义务教育阶段突出特殊教育,明确配备“助教陪读教师”(也就是常说的“影子老师”),就业年龄段突出辅助性就业、支持性就业,创造条件让孤独症人士实现自我价值,无法就业的则提供托养服务。
“‘全生涯’的政策体系,让发现孩子存在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家长不会彷徨,可以根据《实施方案》涉及的项目规划孩子的生涯,从而减少家长的焦虑。”深圳市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
《实施方案》强化对适龄孤独症儿童适学能力评估和入学、转学工作,通过随班就读、送教上门、入读特殊学校等方式,确保深圳户籍孤独症儿童100%接受义务教育;以融合发展为导向,以普通学校为特殊教育发展主阵地,优先采用普校就读的方式,就近安排能接受普通教育的适龄孤独症儿童就读,持续推进义务教育阶段融合教育。
提供孤独症学生教育经费资助。《实施方案》充分保障孤独症儿童在学前教育阶段的学前融合教育补助;充分保障通过国家教育考试被录取进入高等院校的孤独症学生在校期间的学杂费补助;积极落实好广东省“南粤扶残助学”项目,对在普通高等学校普通班就读的孤独症大学生给予一次性资助。
优化医保增强保障探索建立孤独症社区寄宿制托养模式
此外,《实施方案》重点突出“支持”的概念。支持孤独症患者生活保障、康复、教育、就业,支持家长、支持孤独症患者融入社会。
《实施方案》强调全面筛查、及早干预。孤独症的康复是一项抢救性的工作,越早发现、越早干预越有利于孩子的康复效果。《实施方案》指出,将由深圳市精神卫生中心牵头,联合全市综合医院、儿童医院、妇幼保健机构共同开展孤独症筛查、诊断和干预康复服务,专业的医生比家长更有经验发现孩子在幼龄阶段的症状,全面的筛查也有利于帮助更多的家长及早发现孩子的不足,引导家长及早安排孩子接受康复。
优化医保,增强保障。《实施方案》提出要将更多符合条件的康复训练项目纳入医保报销范围,适当提高普通门诊年度支付限额;优化医保个人账户使用条件,家长医保个人账户所有余额均可按规定用于支付孤独症患儿医疗费用。
探索建立孤独症社区寄宿制托养模式。国内目前主流的托养方式是机构集中托养、居家安养、日间照料三种,深圳市公办的市康复托养中心建设已在龙岗区开工建设,设计300个托养床位,预计2025年投入使用,对无自理能力的重症孤独症实行机构集中托养服务。据介绍,《实施方案》在参考港台地区城市残疾人托养做法的基础上,结合家长和大龄孤独症人士的需求,探索社区寄宿制托养模式,既能让孤独症人士离开家庭,为家长提供喘息的机会,又能通过集体生活锻炼社会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