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财联社旗下财经帐号·科创板日报报道北京优脑银河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优脑银河)获5亿A轮融资,本轮由本草资本领投,荷塘创投、峰瑞资本、光速中国跟投。此前,该公司还获得了来自类似投资阵容的天使轮和Pre-A轮融资,总计金额上亿元人民币。
资料显示,优脑银河成立于2019年7月,是一家汇集了来自全球各地脑科学研究人才的技术公司,致力于解决大脑疾病,帮助人类深度认识大脑。
文中介绍了全球脑疾病患者约占全部疾病的11%,社会负担接近人类疾病总负担的30%。我国各种脑疾病患者人数近1.3亿,其中就包括自闭症、抑郁症和阿尔茨海默症(老年痴呆)等。
该研究获得的天使投资主要用于开展个体人脑扫描、辨别脑分区的研究试验。在优脑银河创立之后,持续优化、改进技术,目前已实现了脑功能图谱的描绘,临床可重复性和准确性非常高。
资料显示,银河优脑通过精准定位区分,已能够准确量化全脑200多个功能分区,被誉为神经影像学的转折点。其“个体精准脑平台”被称为“第一次可在个体临床水平上,帮助医生从神经功能环路观测人脑功能”。
依托这项技术突破,银河优脑已与北京301医院、上海华山医院、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等知名三甲医院达成合作,并正在针对抑郁症、帕金森、自闭症、阿尔茨海默症、卒中后失语(中风失语)等多种脑部疾病开展临床试验,有望指导神经外科医生精准切除病变部位,避免损失其他重要功能区。
对此,有报道指出,短期内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也期望团队的技术能帮助治疗严重的脑损伤疾病,但长期而言他们致力于增强人脑功能,并期待未来的人脑将不输给迅速进步的算法AI。
目前看来,马斯克的技术更抓人眼球。此前几年,其团队已通过芯片与猴子头骨连接,读取大脑信号传输至机器上,猴子能通过意念操作设备,玩乒乓球游戏。
这一视频震惊了全世界,一度被人津津乐道,有人惊呼:电影《黑客帝国》里的世界或许离我们并不遥远。
然而,不论是马斯克团队还是国内的优脑银河团队,“脑机交互”概念依旧停留在实验室阶段,亟待更深入的临床试验和商业转化。
现在优脑银河正在朝着更切实的商业化落地努力,此次获得的巨额融资,用途之一,就是让“优点”创新疗法的临床试验和商业落地。
其余资金还将被用于加速脑疾病诊疗产品研发,以及建立规模化的全球领先的脑产业团队。官网资料显示,该团队正在积极招募来自医疗、算法开发、云计算、交互设计等相关领域的优秀人才。
回顾“十四五”规划,2020年11月初,科技部召开了中国脑计划第一次中心专家会议:未来国家将拿出540亿元,推进中国脑计划发展。
在此背景下,2021年相关领域投资逐渐增多,创投机构纷纷入场。
仅在2021年初,强联智创、NeuraMatrix、博睿康等神经疾病诊断、脑机接口相关的创业公司,连续获得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超10亿人民币,背后参与的机构阵容强大,其中就包括红杉资本中国、经纬中国、博远资本、联想创投、泰康资产、广发信德、朴道医疗等。
今年年中,还有脑陆科技、脑医生、柔灵科技获得融资,涉及人脑模型数据库、云平台、睡眠监控、类脑计算研究等衍生产业。
越来越多的实力资本进入脑科学研究领域,究竟是好事还是资本扎堆想要炒作?目前这项关于包括自闭症在内的研究尚未应用于临床,具体时间也未可知。但是,已知的现实却是越来越多的巨大资本开始投入和拥抱以自闭症为主的脑科学研究。
于是,VC/PE圈已经开始行动,各大互联网公司也不甘落后。
卖掉盛大一度赴美、如今回国创办脑科学研究院的陈天桥,在最新的采访中透露,已先后资助多个大脑研究项目,与华山医院、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建立了合作关系。
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拼多多创始人黄峥都在辞任CEO声明中提到“生命科学”,张一鸣更直言将参与“脑疾病”等项目探索。
半个月前,百度创始人李彦宏牵头成立的百图生科对外界宣布:未来将通过长周期、大规模的投入,针对先进AI技术与前沿生物技术开展融合创新,加速新型药物和诊断产品的研发。
在今年8月的数字医疗生态大会上,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合伙人杨云霞表示,人脑与人工智能的交互、融合,无疑是实现更强大智能形态的重要途径,但如何转换还需一个过程。
虽然转换需要一个过程,而且似乎是一个漫长的无法预估的过程,但是当资本开始嗅到较为偏窄行业的巨大利润时,往往都是无利不起早的。
他们宣传是社会已能看到很多优秀的科学家有很强动力,把前沿科技转化为产品,从而造福社会。
如何造福社会,如何造福国内超一千万的自闭症家庭,以及关于自闭症儿童能否实现治愈?有没有有效的药物或者短期内的康复治疗就可以取得成功?这些问题是很多自闭症患儿家庭的夙愿。
每当听到关于自闭症康复研究的报道,都能够引起自闭症家庭的广泛关注和热议,因为如头痛脑热,感冒发烧等能够用药物治疗的方法一样,自闭症家庭也极度渴望有一种药物能够快速有效地治愈自闭症,或者至少能够一年治疗一次,能够保障一年有效不再复发,也是最低的要求和愿望。
所以,家长的心情能够理解,正如之前报道的《复旦大学脑科院再有新发现,或对自闭症发病机制研究有帮助》一文中所提到的,该校脑科学研究院/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解云礼课题组在脑皮质发育过程中神经元迁移与定位方面取得重要新进展。解云礼课题组研究发现,脑皮质中神经元在皮质中特定位置的维持对神经元功能至关重要。
解云礼团队通过构建转基因小鼠动物模型,结合细胞生物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脑片培养及成像技术和光遗传技术等,发现自闭症谱系的皮特霍普金斯综合征相关基因TCF4通过调控神经元粘附分子的表达进而调控神经元在皮质中的精确定位。
这一研究或对自闭症发病机制研究有帮助。
还有前不久媒体报道的《从益生菌入手治疗自闭症?新研究能给星儿父母带来怎样希望?》文中提到,现已发现自闭症患与肠道菌群改变有一定关系,特定有益微生物菌株主要通过微生物-肠-脑轴、调节微生态平衡和抗感染、调节宿主代谢和吸收等方式改善和治疗自闭症。
再追溯更早之前《复旦大学自闭症成果刊登《Brain》杂志》和《哈佛大学与复旦大学新研究揭示自闭症致病分子机理》新闻中报道,复旦大学、华威大学、哈佛计算神经科学中心和同济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的分析核磁共振(MRI)扫描方法,首次分离出自闭症和非自闭症患者大脑之间的功能差异;
研究人员在自闭症病人中筛查到DYRK1A基因的9个错义突变,并通过构建突变型Dyrk1a,对其在细胞生长、皮层发育等过程中的功能作进一步研究,发现Dyrk1a在神经发育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并且与自闭症相关的两个无义突变导致了DYRK1A蛋白的功能缺失。
为此,研究人员构建了该基因的野生型、Dyrk1a_shRNA及九个突变型Dyrk1a的质粒。将其与对照组分别表达于小鼠皮层神经元细胞、大鼠海马神经元和在体的胚胎期皮层细胞中,并观测各类型细胞对应的生长发育状态。
仇子龙研究员表示,这项研究首次对DYRK1A这一重要自闭症候选基因的相关突变进行神经发育相关的功能研究,为深入研究DYRK1A基因功能及探索自闭症的致病分子细胞机理提供了重要基础。
以上种种报道,每一次都会引发自闭症圈内广泛热议,家长急切的心理更渴望这些成果能够快速应用临床,实践于自闭症儿童康复中,从而彻底解决自闭症患儿家庭的终身困扰。
那么,暂且不论这些研究是否能够快速应用临床,因为研究领域的实验需要科学验证,不是我们能够主导,但是为什么自闭症患儿家庭对这些相关研究如此热切?为什么又有越来越多的天使投资和基金投入公司到自闭症研究领域?为什么每一次抱着巨大希望换来的却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
追根溯源,其实还是因为越来越多的自闭症患儿和目前有限的尤其是优质资源有限两者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而且基于目前自闭症患儿的治疗基本是由其家庭独自承担沉重的费用和心理负担,所以就会直接和间接地使其成为众多资本觊觎的鱼肉。
而自闭症被定义的终身需要康复训练,终身无法彻底治愈的红线横亘在家长、机构和资本面前,所以,当普教的门槛很高,国家又严厉打击和不允许资本进入控制的时候,特教尤其是自闭症等精神残疾类人群以及康复教育训练就成了似乎是无人监管的香饽饽。
所以,如投资北京优脑银河科技有限公司的本草资本,荷塘创投、峰瑞资本、光速中国就领投和跟投了5亿A轮融资。
除此之外,还有来自类似投资阵容的天使轮和Pre-A轮融资,总计金额上亿元人民币。
于是,有一部分网友评论,“以目前科技水平,能治好其中一种就是伟大的成就了。现在只是资本炒作罢了!”
甚至直接抨击其研究是“漏洞百出的谎言”!“然后就一地鸡毛。”
也许有家长会说,为什么不把这么多钱直接投资给自闭症家庭康复训练和生活所用,岂不是更好和更能够一对一直接帮助他们?
当然,愿望是美好的,可是,往往对于一个自闭症家庭来说,一旦能够拿到每月数额不等的资助,反而会先投入到生活吃喝拉撒,解决眼前的温饱,对于长期和后续的康复训练就会一拖再拖,甚至一旦有了对资助的依赖,就不再将自闭儿康复训练视为唯一和最重要的。
之前网上也讨论过究竟是因贫致残,还是因残返贫的终极难题?就好比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这似乎是一个无解的问题,但是却又在我们生活中时刻发生着。
残疾会导致因治疗而走向贫穷,贫穷又会让他们逐渐放弃填不满的治疗黑洞,所以,很多残疾人和其家庭都很贫穷,需要来自政府、社会各界的救助和帮扶。
但是,这种救助和帮扶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根本的纠结还不是只是简单地吃饱穿暖,而是需要彻底治愈疾病,尤其是自闭症等精神类残疾,这样才能够从生活上脱贫,从精神上得以治愈,从而成为一个正常的普通的人,而不再被其他正常的普通的人视为“异类”而排挤和隔绝。
自闭症家庭需要被关注、关爱和帮扶,资助,但是他们更需要首先被尊重和包容,有效的药物和研究成果可以从身体上治愈自闭症,他们更需要的是精神上被接纳和治愈。
这种精神一方面是被定义为精神残疾的自闭症症状本身,另一方面则是需要把他们首先看做一个身边没有不一样的普通人,唯此,自闭症患儿才能等来研究成果的真正成功并应用于实践,得以真正和普通人一样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