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是一种发病率很低的疾病,治愈率也极低,甚至可以说没有,更给患者和整个家庭带来了很大影响。公众对孤独症也有一些错误的认识,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孤独症治疗专家邹小兵对此的看法。
1、孤独是心态,孤独症是病态
在日常生活中,普通人容易将孤独与孤独症混为一谈。邹医生强调:虽然孤独症或孤独仅有一字之差,却是天壤之别。
直至今日,社会公众和部分媒体对于孤独症的认知度仍不足,非常容易混淆一些概念。孤独症大部分的误解正是源自于这种错误的认知。“孤独”“自闭”反映的是人的心理状态。 “自闭”在词典中的解释是:自我封闭,闭门不出,不理会外界。邹小兵表示,每个人都或感受过“孤独”、经历过“自闭”这样的心理历程。
与“自闭”、“孤独”明显不同,孤独症是一种主要特征为社会交往障碍、言语和非言语交流障碍、特殊兴趣和刻板行为的发育行为疾病。它的发病原因不明,但与家庭教养缺失、养育者的冷漠、语言环境复杂等没有直接关系。
2、察觉孤独症可疑特征,及早发现孩子的异常
有的孩子平时很少说话,不会与人交流沟通,喜欢一个人玩,不爱和其他小朋友凑在一起。家长就以为这些孩子只是性格内向而已,完全没想过孩子可能有孤独症倾向,结果错过了孤独症最佳治疗时间。
那么家长怎样才能及早发现孩子的孤独症倾向呢?邹小兵介绍,一般孤独症患儿在1岁左右就会出现不同于其他孩子的表现,敏感的家长应该不难注意到。孤独症有明显的可疑症状,其中三个主要症状是交流障碍、语言障碍和刻板行为,合称“kanner三联症”,同时,患者的智力、感知觉和情绪也与普通人不同。
3、孤独症越早干预,治疗效果越好
邹小兵表示:“早期诊断和干预可以改善孤独症的预后,因此,孤独症治疗年龄越小、效果越好。但是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一个年龄的截止点,事实上,部分年龄较大的患者也获得了较好的改善。”
目前,临床上干预孤独症的方法多以特殊教育和干预训练为主,药物为辅。孤独症的教育训练不仅是一个医学问题,家庭的经济状况、父母的心态、生活环境、社会的支持都会对孩子的预后产生影响。
邹小兵表示,通过综合性教育和训练,配合一些药物,孤独症儿童的预后会有明显改善,相当一部分孩子会掌握独立生活、学习和工作的能力,尤其是高功能孤独症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