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四川第一个“海豚屋”在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童康复中心投入使用,期待将为辅助治疗自闭症儿童带来更好的效果。
“海豚屋”位于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北区,这里如梦似幻的光与影,让人仿佛进入了奇妙的海洋世界。
儿童康复中心医生孔勉告诉一位自闭症孩子的母亲,海豚的“叫声”对治疗自闭症有很好效果。“你现在只看到孩子很高兴,但其实我们四周充满了海豚的‘叫声’,这是因为海豚发出的声音是一种神奇的“高频音波”,也就是“超声波”。分贝高达2-8万赫兹,成年人耳朵是听不出来的,但孩子的耳朵可以听到。”
孔勉表示,海豚屋项目是一个基于现代仿生学理论的数字化综合训练平台,它综合了海豚等人类亲和动物在不同生理状态下发出的对人体、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有协调和促进功能的声波,辅以现代设计理念的视觉空间结构,让自闭症孩子“浸润”于良性视听感知觉环境中,达到安宁、抚慰、整合及整体状态提升的功效。不仅是自闭症,脑瘫、多动症、情绪障碍、学习障碍(读写障碍)、精神发育迟缓的患者都可以使用海豚屋进行治疗,促进他的语言认知、社会互动、注意力的提高。
那么,辅助治疗自闭症的为什么是海豚,而不是别的动物呢?因为海豚是海洋生物中最聪明的,对人类很友善,它的大脑表面积很大,叫声有三大功能:一是声音通过耳朵进入自闭症孩子的脑部,激活“休眠”的脑部细胞,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二是改善孩子脑组织供血状态,输送到血液的氧分压及营养物质增多,提高组织的新陈代谢,改善脑细胞的功能,促进脑细胞再生,使受损的脑细胞逐渐被新生的脑细胞取代。三是超声波的机械震动与温热效应,可以改善细胞膜的通透性,有利于细胞膜内外物质交换,促进细胞功能恢复。
孔勉医生表示,自闭症越早发现和规范治疗自闭症,康复效果越明显。如果治疗太晚,就会错过最佳治疗期,使疗效大打折扣,让“星星的孩子”失去机会。因此,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有异常,就要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