琪琪今年升入大班,妈妈发现琪琪在幼儿园和其他小朋友总是聊的热火朝天,回到家却总是默不作声,非常安静。妈妈问琪琪今天在幼儿园过得怎么样,孩子也是支支吾吾,不愿意分享。
家长是孩子最亲近的人,双方本应是"知无不谈,言无不尽",但很多家长忙于工作,忽视了与孩子最基本的交流沟通。慢慢的,家长与孩子的距离也就越来越远。当然,家长和孩子间的越来越大的原因有很多,疏于陪伴只是其中之一。
1.缺少陪伴
有些孩子不愿和家长交流就是因为和他们"不熟",这虽然听起来有些"荒谬",但确实是现在很多家庭的现状。
很多家长平时忙于工作,把孩子交给父母或是保姆去带,久而久之,在一起生活时间少了,孩子自然不会对家长有感情,也就是变得疏远,孩子就不愿意和家长分享自己的想法了。
2. 缺乏平等与信任
很多家长在平时总是以一个"命令者"的角色去要求孩子做这个,做那个,或是出于习惯性的对孩子不放心,不信任,孩子说去同学家做作业,家长就认为是出去打游戏,在教育孩子时也总是摆出"批评"、"说教"的姿态。
这种不平等和不信任在有意无意中已经伤害到孩子,时间一长,孩子也就不愿再和家长说话。
3. 过于强势严厉
孩子不愿和家长交流,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孩子"害怕"家长。很多家长总认为自己什么都是对的,孩子一定要按照我的安排和意愿走,有一丁点想法不一样的言行都要采取"严厉打压"的措施,这不仅会遏制孩子的创造力,这种态度也会将孩子越推越远。
很多家长平时没办法经常陪着孩子,可能是出于现实的无奈。然而在对待孩子的态度和错误的教育意识方面会在家长和孩子之间形成一条无形的"鸿沟",家长在沟的这边,孩子在沟的那边。
家长每天都能看到孩子,但无法了解孩子内心真正的想法。可悲的是,很多家长还没有意识到这条"鸿沟"已经在悄无声息中慢慢形成了。
2013年6月,深圳14岁的小华,因为家长不让其打游戏,写下遗书后拆掉家里的防护网跳楼自杀。
2015年1月,攀枝花市一所中学的女生,因为受到学校老师、学生的排挤和不公正待遇。留下一封"永别了"遗书后,选择跳楼自杀。
2019年4月17日,在上海卢浦大桥,一男孩从一辆轿车上跑下并跳桥,女子因未能抓住而坐在地上痛哭。据悉,男孩今年18岁,是当地某职校二年级学生。
从其母亲处了解到,因为孩子在校与同学发生冲突,她批评了两句,孩子情绪激动后跳桥。120到场后确认,男孩已无生命体征。
看到这些痛心的事件,我们不禁一边感叹生命的脆弱,一边为这些鲜活的生命感到可惜。看起来这些孩子的轻生行为愚蠢至极,但换个角度想,如果家长跟孩子有足够的交流,能够平等的和他交流,这种惨案是不是就可以避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