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指令是自闭症孩子需要具备的最基础的能力,但是,不少家长在给孩子做训练的时候发现了一些问题。
1、为什么老师一句话孩子就能听,而自己在家喊十几遍也没用?
2、为什么孩子有时能听懂,而有时听不懂?
3、什么样的指令是自闭症孩子容易接收的?
4、什么样的指令,才是正确的?
关于这些问题,今天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指令”的干货。
孩子不听指令的四个常见原因
1、听指令的行为完全没有建立起来:孩子没有听众意识,并不知道他应该做别人给的指令。
2、听不懂指令:孩子不明白究竟要他做什么。
3、指令太难:孩子没办法独立完成指令,并且有可能已经产生了逃避的情绪。
4、动力不足:孩子不喜欢让他做的指令,没有动力去跟从指令。
根据这4个原因,总结让孩子听指令的4个秘诀。
1、给指令前,先获得孩子的注意力比如,当我很饿的时候,我的动机就在于吃饭。这个时候你如果让我去做别的事情,玩别的游戏,我肯定是不愿意的。
朋友也一样,我们给指令前,要先确认小朋友的动机,并且确保他的注意力是在我们这里的。
2、指令清晰明了,让孩子能记住
我们要确保我们下达的指令,小朋友可以先记住,还不是说他可以执行。
例如,我们让小朋友“拿椅子去教室上课”,但是这句话比较长,包含的指令也很多。
这时候,小朋友有执行能力,但是他的听觉记忆的长度不够,记不住较长的句子,也不能够完成我们的长指令。
但是,小朋友是可以单个执行每个指令的,我们说拿椅子,他可以做到,然后去操场的指令也可以执行。
3、能听懂,能执行
小朋友能够记住是一方面,另外就是我们下达的指令符合他的能力,他既可以听懂,也可以做到。
例如:在教学中,我们教小朋友拍手,我们需要先教他什么是拍手,他才能听懂我们下的指令。
当小朋友理解拍手是什么意思后,可是他的肢体不允许他做这个动作,这个时候就是小朋友可以听懂,却执行不了。
所以,在生活中,我们希望孩子能够执行我们的指令,那么下达的指令一定要确保小朋友可以听懂后还能做到。
4、避免反复下指令,需要及时给予辅助
我们在前面提到,当小朋友没有及时执行家长的指令时,家长经常会重复下指令,那么这个时候的指令都属于空指令。
避免出现重复下指令、空指令的情况,做一个言出必行的有“威严”的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