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14岁的男孩淘淘,拥有一颗“超级大脑”。
语数外成绩稳定在95分以上,学霸,只是他的一个小标签。他随时背出中国40多个城市地铁的线路图,准确到列车颜色和站点名称。小学六年级的他,已经学了两年编程,在青少年编程能力测试中取得了三级证书。
这个被很多人视作“天才”的孩子,却在4岁时,因社交和行为有困难,被诊断为疑似阿斯伯格综合征。
由于在普校得不到针对性的帮助,淘淘妈就带着孩子居家学习。时间一长,淘淘的理解能力和学习上虽然得到了提高,但他一直处于孤僻状态。
怎么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呢?在城市,普校孩子的包容性难以确定。淘淘妈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把他送到一所农村小学。
4年之后,在性格和社交方面,淘淘似乎被“治愈”了。
你的孩子有些奇怪
在幼儿园里,小朋友们在操场上尽情地嬉闹,唯独4岁的淘淘面无表情,玩着滑滑梯。
有经验的老师把淘淘妈拉到一边,说了一句:“淘淘有些奇怪,对人不理不睬,可能有自闭症的倾向。”
虽然早有预感,淘淘妈仍心弦一绷。
淘淘4岁多了,走路还跌跌撞撞的。由于运动比同龄的小孩差很多,他总是喜欢一个人待着,或是沉浸在自我转圈。
有一次,淘淘把年幼的妹妹推了出去。淘淘妈妈厉声制止:“妹妹这么小,你怎么可以推她呢?”
“妹妹脚上没有轮子,不能推。”淘淘说。
妹妹是车子?敏感的淘淘妈妈当时就吓坏了,孩子的理解可能有大问题。
从医院回来之后,她拿到一叠诊断书,白纸黑字清晰地写着,高度疑似“阿斯伯格综合征”。
“不可能。”淘淘妈妈不愿相信。
阿斯伯格综合征这一诊断类别在2013年出版的美国DSM-5中已被取消,被归于自闭症谱系障碍之中。但在谱系圈,阿斯伯格的叫法依旧非常普遍。
阿斯伯格们有着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有社交需求,但缺乏社交技巧,常常听不懂话隐喻、讽刺。喜欢从字面上,或单一角度理解事物,因此常常在社交中受挫。
生淘淘的那一年,离正常产期还有一个月,淘淘妈因为血压高而提前住了院。生产后,剖腹产留下的伤口让她处于阵痛,刚出生两天的淘淘陷入了昏睡,立马进新生儿科抢救,在保温箱里待了10天。
淘淘从小身子孱弱,淘淘妈辞去了工作,做起了全职太太。一直以来,除了精心照顾淘淘的饮食起居,她还带着孩子大量读书。尚未牙牙学语,她就给淘淘读起了读绘本。1岁时,他已经能认识了简单的汉字。
拿起写着“手”字的小卡片,淘淘会摇摇手。当淘淘妈妈说“口”这个字时,淘淘就指指嘴。
这样一位聪明的孩子,不能因“有些奇怪”的标签就放弃他。
叫醒一个梦娃娃
在淘淘妈看来,淘淘和其他孩子没有什么不同,他只是在社交、理解和运动上发育比较迟钝。一直以来,她不情愿让这个病束缚她以及她的孩子。
与其纠结病症,不如立马行动。为配合康复,淘淘妈动手搭建出居家版康复环境。母子俩一起踩着跷跷板,抛接球。四方木块经由淘淘妈的双手变搭成了一座独木桥,淘淘舒展着脚丫,跌跌撞撞地从上踏过。
为了具备在普校就读的能力,淘淘上过预备班。淘淘妈放心不下,以学堂厨师的身份,“潜伏”在校园内。
在课堂上,淘淘就像一个内心闭塞,眼神无光的“梦娃娃”,游离在课堂之外。班上的孩子太多,老师照顾不过来,淘淘更加沉浸在绘画的世界,反复书写26个英文字母,想象力落满了彩色的纸张。
在学校得不到针对性的帮助,淘淘妈决定,自己在家里培养淘淘。
淘淘妈为孩子量身制定了一套居家学习方案。孩子很聪明,完全有能力驾驭小学教材。由于淘淘妈迷恋国学,在她的带领下,淘淘7岁时就开始接触《论语》、《诗经》这类经典。
为了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淘淘妈想到用“声韵法”,嘴上一字一句,樟木板一拍一合。
面对这些晦涩拗口的经典,起初,淘淘坐不到五分钟就逃窜。发起脾气来就把书扔了,淘淘妈只能忍着。房间内,只能听到母子二人急促的呼吸。
在城市,小孩子们常常被保护在家里,低头见的是不会说话的玩具,抬头永远是母亲那张熟悉的脸。
居家3年,淘淘的学习成绩远超过同龄的小朋友,但在社交和性格上,却让淘淘妈意识到远远不够。那段时间,孩子处于孤独状态,大人陷入焦虑和疲惫。
淘淘需要社交,需要的是同龄小孩那样开朗的笑脸,活泼好动的灵气。
但是就读的小学,没有办法给他这样的孩子提供针对性的帮助。更何况,周围同学的包容性参差不齐。转战农村小学
那段时间,淘淘妈一头扎进了网上的各种学校资料中。形形色色的小学里,一所毫不起眼的农村小学显得尤为特别。
农村小学,班级的规模小。淘淘若能就读,既能让老师提供些帮助,也能让他在小范围内适应社交环境。
合适与否,淘淘妈妈决定亲自踩点。
坐车进村的路上,母子俩都被眼前生态景色治愈。绿油油的杨树,阳光从层层密密的叶间疏漏下来,母子俩张开双手捕捉着光明,不情愿回到城市的阴郁。那间村小,安静地坐落在绿色深处。
按正常年龄入学计算,10岁的淘淘本该上四年级。在与学校领导的交谈中,淘淘妈得知三年级有位特立独行的老师,一位信佛的班主任。
淘淘妈认为,信佛的人随缘且善良。她的判断没有错,母子俩遇到了他们一生都在铭记与感谢的王老师。
那是一个不算富裕的乡村,大多数的孩子又是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督促。王老师是班主任,又像是班上17个孩子的“父亲”。
在有限的工资里,他经常为班上留守儿童买包子,增添跳绳篮球等体育用品。为了鼓励孩子发奋读书,自掏腰包发放奖学金。更资助过一个患有智力残疾的孩子。
母子俩第一次见到王老师时,他刚好带着孩子上完乡野实践课。老师的耳背上夹着狗尾巴草,他身后的小男孩们,涨红着脸好奇地看着淘淘。
“看见王老师,我就给他鞠了一躬。”淘淘妈说,“我必须把孩子交给这样心地善良的老师。这对淘淘来说,太重要了。”
她交代了淘淘的情况,坦言孩子将会给班上带来不少麻烦。王老师得知母子俩的情况和诉求之后,只是简单地说了句:“你来吧。”
10岁的学长淘淘,就这样成为了班里第18个小伙伴。
为了报答学校的包容,同时兼顾孩子,淘淘妈向学校申请了图书室义工一职。
三年级的学习任务,对于淘淘来说不是难题,但在遵守课堂秩序这方面,总是闹出麻烦。不仅在课堂上插话,有时还会在教室中乱窜。因为运动能力不好,淘淘和男孩子们玩不到一块,反而扎进了女生堆。
王老师一直都很关注淘淘。为了让他融入小男孩的世界,特意搞了班级篮球队。为了让梦娃娃对自然产生兴趣,他特意抓来一只毛毛虫,对淘淘说,你过来,摸摸它。
同学从未歧视淘淘,反而给与关心和温暖。
打篮球时,淘淘总是乱丢衣服。女同学就把他的衣服抱在怀里。怕淘淘耽误上课,女同学蹲在球场旁,边晒边等。
有一次,班上的同学特地跑来图书室,通知淘淘妈,淘淘没有完成学习任务,冲出了教室。那时的她,匆忙地跑了过去,却看见同学们纷纷把淘淘追了回来。
淘淘妈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闹情绪的淘淘与同学发生冲突,抓着手中的铅笔就对同学抡过去,结果把同学的头上戳破了皮。淘淘妈满是愧疚,带着淘淘上门赔礼道歉。同学却反过来安慰她,一个劲说:“阿姨,真的没事了,不要紧的。”
“我想淘淘有这样好的伙伴,一定是王老师事前做好了叮嘱,农村的孩子好淳朴,他们对淘淘真是太好了。”淘淘妈如此感慨。
阿斯娃内心深处
淘淘妈妈觉得,那个时候的淘淘虽然急躁,不擅长表达,但他的内心深处,是有爱的,只不过藏得比较深,更加隐晦。
在一次实践课,淘淘站在一条宽大的沟渠边,停滞不前。尽管对面的同学在鼓励他,但看着沟渠里遍布着坚硬的石块,淘淘还是害怕。妈妈也没有能力抱着他跨过去。当时,是王老师背着他跨过了那个沟渠。
这是小学写人物类作文时,淘淘选的真实素材。
在老师和同学的关爱下,淘淘这个急躁的小男孩,开始变得细腻懂事。
班上有一位叫丽丽的同学,每天早上会准时出现在淘淘家门口,陪同他一起上学。淘淘似乎懂得礼尚往来,每天放学之后,会邀请她到家里一起做作业。丽丽不会的题目,淘淘总会主动地讲解。一遍没听懂,淘淘耐着性子又讲了一遍。
他开始同情农村留守儿童的境遇,为了让他们感受到更多的温暖,他很乐意和妈妈一起制作小点心与同学们分享。每个周末,淘淘都会给同学挑选适合的书籍,配合妈妈亲手制作书签,借给大家阅读。
在班上,他开始发挥学霸的优势,回馈同学的友好。每周,他都会挑选一首古诗,工整地抄写在黑板上,给同学们讲解诗意。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是淘淘最常念起的一句诗。
当班里的同学都为记不住数学公式苦恼时,他主动整理出常用的公式,叫妈妈打印出来送给同学复习。
以往,淘淘想不明白,为什么要捐钱给素不相识的人。现在的他,接连两次捐了30元给困难人士。30元对他来说,是一个月的零花钱。
今年14岁的淘淘,完成了小升初考试,同时经历一次别离。小学毕业后,他舍不得离开这个给了他无限爱与包容的班级。
正值悠长的暑假,他会缠着妈妈问:“什么时候让同学们来家里玩?我想他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