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来,沈阳自闭症男孩思宇的爸妈,从没有这样轻松过。
8个月前,19岁的思宇终于找到了一份工作,工资不高但交上了五险一金。熟悉自闭症的人,都会清楚这份工作的价值。
2004年,2岁多的思宇确诊自闭症。为寻找干预机构,爸妈从沈阳法库县的农村搬到沈阳市区。妈妈全职带孩子,爸爸文化程度不高,靠一辆四米二长的小货车,在沈阳跑物流拉货为生。
他们买了一套40来平的小房子,算是在沈阳扎了根。在思宇好不容易找到工作之后,43岁的思宇爸也因为疫情影响,待业在家。
恰好,遇到孩子熟悉工作需要家长陪伴。思宇爸想了想,索性告别物流行业,跟随儿子入职了同一家公司。以同事的身份,再拉儿子一把。
最近,这对父子的故事上网后,感动了无数人。
来源梨视频
01
父子一同上班去!
思宇一家三口挤在一间40平米的老破小里,漂在沈阳十几年里,积蓄都用在了儿子干预上,家里没置办过什么大件,屋里中最占地方的就是思宇最喜欢的钢琴。
思宇家住6楼,没有电梯,公交站也有些远,步行过去需要十分钟。
思宇父子每天上午8点半上班,7点10分就得出门。
临行前,思雨爸会仔细地帮思雨整理好背包,妈妈在一旁也会给思雨加油鼓劲。
19岁的思雨不知不觉已经长到了1米75,比爸爸更加壮实了。今年7月刚从特校毕业,走入社会。
坐上210路公交车,半小时后,父子俩到达上班地点——一家主营排油烟系统清洗业务的清洁公司楼下。从2021年1月1日起到现在,思宇入职成为清洁工8个月,工作内容早已驾轻就熟。
他主要负责打扫卫生,擦灰、拖地,两间累计40平米的办公室就是他工作的主战场。
另外,他也需要帮忙搬运物品,整理库房,未来还可能会和同事一起外出做上门清洁。
在普通人看来,这份工作可能简单甚至有些无聊,但对自闭症人士思宇来说挑战还是不小。
02
工作是自闭症孩子的巨大挑战
思宇1岁时还会叫爸爸妈妈,可1岁半大,居然什么都不会说了。
思宇爸妈抱着他跑了很多家医院,沈阳儿童医院、北大六院都去过,医生诊断结果也都一样——思宇患有自闭症。
这对思宇爸妈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
当听到医生说自闭症无药可医,可能以后只能养在家里,思宇妈妈甚至想,“如果用我的生命能换来儿子的健康,我二话不说就会同意”。
可什么也换不来治愈自闭症的神药,他们能做的就是尽早干预。
农村老家没有干预机构,他们就搬到了沈阳市的一间狭小的出租屋里。
思宇爸爸文化水平不高,凭着一身力气,支撑起家里经济重担,每天起早贪黑外出工作。
思宇妈妈则全职带娃,送儿子去机构,另外也学习干预方法,在家中泛化。
那段时间,思宇妈妈没给自己一分一秒的空闲时间,“儿子7岁之前,我从没在他醒着的时间里刷过碗,收拾过屋,洗过衣服。”要么陪他做训练,要么带他出门溜达学习。
在康复路上,思宇妈妈结识了不少同病相怜的父母,听说什么方式有效,就去尝试,听说哪所机构靠谱,就去争取,几乎花光了家里全部的积蓄。
思宇妈妈说,在孩子小的时候不遗余力地干预,未来不管如何,她也就问心无愧了。
眨眼,思宇长到了7岁,很多方面进步还不是很明显,沟通,认知方面几乎什么都不懂,但机构老师还是建议送他去上学。
普通学校是进不去了,思宇妈妈四处打听,找到了当时皇姑区唯一一所招收智障和自闭症儿童的特殊教育学校——育成学校。
除了学校课程,思宇妈在家还会给思宇加课,重点锻炼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行为能力。在思宇妈看来,“我们这样的孩子,父母老了不知道有谁能照顾,”她很希望,“在我老了之后,我只要动动嘴,就能指导儿子动手照顾自己。”
12年过去,思宇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虽然还是沉默寡言,不会主动聊天,但妈妈咳嗽了,他知道递水,家里吃完饭,他会主动洗碗,性格温顺,干活时配合度很高。
去年,思宇年满18岁,也到了快毕业的年纪,需要开始求职实习了。
就业,这个困扰所有自闭症家庭的难题,也被摆在思宇一家的面前。
03
与非心智障碍人士竞争同一岗位
思宇爸妈四处打听就业机会,2020年9月份,在沈阳市残联的帮助下,思宇得到了一个洗车厂的实习培训机会。
想要留在洗车场,可不容易。
他必须要和14位障碍人士一起争夺有限的工作名额,其中包括聋哑障碍者,侏儒症患者,以及肢体障碍人士。
遗憾的是,思雨专注力、与人沟通的能力明显弱于普通人。
非心智障碍人士洗一台车大概3个小时,而思宇至少要4个多小时。
一天下来,别人互相合作可以刷5台车,而思宇最多只能刷4台。
当工作效率位为主要考核标准的职场中,思宇落败了。
思宇爸妈也很理解,思宇爸说,“要是计件(支付酬劳)还好,但洗车厂是统一按月发工资,人家自然就选干活快的了”。
在思宇毕业的那所特校中,负责就业培训的宁儿老师见证过无数孩子走上社会的艰难过程。她表示影响自闭症孩子真正融入社会就业的因素很多,除了孩子本身能力和行为,对孩子的定位,以及用人单位的接纳程度,社会的就业制度,也很重要。
了解到像思宇这样的大龄心智障碍孩子就业困难的焦灼状态,学校近年来把教学重点放在了大龄自闭症学生就业上。
比如,校内成立了中职部,选派有职业训练经验的老师,根据社会需要和孩子自身特点,评估孩子能力,提供专业技能训练,设置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校内校外的实践。同时为孩子建立个人档案,跟踪的记录,并定期评估,微调训练计划和内容。
学校也尽可能地在校内外为孩子们提供实践的机会,尽可能地为孩子们寻找能够接纳他们的爱心企业,比如思宇现在所在的实训平台。随时关注各级残联的招聘信息,推荐毕业学生。
学校方面评估过思宇的能力后,把他介绍到了当前的清洁公司。
04
成为同事的父子
目前,思宇在清洁公司的工作属于庇护式就业,实习期间老师会跟岗指导和调整。
一开始,公司给思宇安排的是整理表格,填写勘测表的工作,可由于沟通困难思宇试岗的那几天,始终学不明白,思宇妈妈不了解情况,无法亲自教学也只能干着急。
后来,公司有重新给他安排了打扫卫生的工作,公司领导也找到了更好的交流方法。每次给思宇发布工作时,都将任务明确具体,并用文字的形式发在微信群里,降低沟通难度。
这下,思宇很快就适应了,工作时特别认真,一丝不苟,顺利通过了实习。
实习期结束,学校要求家长陪同。
正巧,思宇爸爸所在物流公司受疫情影响效益不好,他只能待岗在家,所以干脆他直接也入职了思宇所在的公司,和儿子当起了同事,负责现场勘察以及管理心智障碍孩子的工作。
这下,思宇可以直接跟着爸爸接触和学习更多工作任务,在爸爸的手把手教学下,他已经学会了填写勘察单。
原本疏远交流的父子俩也变得亲密了许多,思宇爸说,“以前我下班时,思宇早睡了没啥聊天机会,现在几乎24小时都在一起”。
他发现思宇的语言沟通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思宇见到熟悉的人最多主动打个招呼,但从不开启话题,别人问什么,他才答什么,回家后也几乎不会聊起自己的工作。最近,思宇爸在有意识地锻炼儿子的沟通能力。
而思宇妈妈一下子清闲了不少。
曾经她每天早上5点多醒来第一件事,就是帮儿子查看微信工作消息,叮嘱思宇每天要完成的任务,等思宇下了班回来,也会陪他反思一天的工作,完成了那些任务,有没有出错,下次如何改进等等。
但自从爸爸上班后,思宇妈就彻底撒手不管了。
儿子确诊自闭症后17年,思宇妈首次找到了一份正式的工作——快餐店服务员,提起现在的日子,思宇妈妈红了眼圈,“生活也终于开始走上正规了。”
虽然思宇未来的道路上,还会有很多挑战,如恋爱,养老,但思宇妈妈决定专注当下,把每一天过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