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不会选择绘本的家长
推荐两本适合谱系孩子的读物
假期带孩子一起读吧
《好饿的毛毛虫》
《好饿的毛毛虫》是一本家喻户晓的儿童绘本,颜色鲜艳大胆,内容丰富而充实。
就在小朋友和陪着他们阅读的大人们共同享受着这些让人目不暇接的新奇事物的时候,也许是在不知不觉当中,毛毛虫的身体也悄然发生着变化,直到最后一刻,忽然展开巨大的双翅,“嗖”地变成了一只美丽的大蝴蝶,“呼”地扑到小朋友的脸前。
但不要忘记,并非所有的孩子都会从一开始就乐此不疲从头到尾去读这本书。并且即使愿意读一点点,他/她也不一定完全像我们理想中的“别人家的孩子”一样反复听我们讲述我们作为成人一眼就能看出来的“几大主题”:从卵到幼虫到结茧再到成虫的蝴蝶成长的科学过程、毛毛虫吃了好多好多东西、小朋友要少吃零食多吃健康食品,要不会肚子痛,等等。
如果孩子年龄偏小,比如说还不到三岁,或者认知能力有限,就可能只喜欢翻看书里边那些琳琅满目的食物,但是由于缺乏对事物的知识和体验,面对“小小的蛋”“又小又饿的毛毛虫”“又肥又大的毛毛虫”“茧”“漂亮的蝴蝶”之间奇妙的变化关系却完全无感。或者由于工作记忆过于短暂,根本很难把上面那一页的“毛毛虫”跟后面页中罗列的这些食物联系起来。这样一来,这本单价卖到快50元人民币的绘本,岂不就比一套精美的食物卡片更加无用了吗?更别提会带给一心想跟孩子一起欣赏这本书的家长什么样的失落了!但是没关系。这个时候,我想我们有至少两个选择。
一是改造这本绘本。比如,我们可以单独做一个毛毛虫的图片。就算孩子来来回回翻读的始终是食物的那几页,我依然可以跟他一起快乐地阅读,同时我可以让我手里的“毛毛虫”去“吃”他/她正在看的食物。无形中,书的主角——毛毛虫还有主角在做的动作——吃、动作对象——食物,都在孩子的头脑里凸显出来了。
此外,如果孩子喜爱动物,尤其是对体型修长可以扭来扭去爬行的毛毛虫、蛇等感兴趣,那么可以给孩子引入一本小书《好饿的小蛇》。
《好饿的小蛇》
这本书篇幅相对较短,十五六页,每一页的中心位置都趴着这条贪吃的小蛇——要么笑逐颜开准备张嘴吃东西、要么面露满足的表情、肚子变成了刚吃进去的菠萝、葡萄等形状。
整本书的情节不断地重复,然而却充满着孩子很容易就能体会到的想象力和幽默。
另外,小蛇的肚皮包裹着食物的形状,这种半露不露的隐藏状态对于象征性思维能力比较低的孩子来讲是一种非常符合目前认知发展水平的,会不断吸引他去看、去玩味、去揣摩,而在这个过程中他最初的推理能力和想象力也会逐渐萌芽。
我们常常看到,对于那些理解《好饿的毛毛虫》有一定困难从而拒绝去读的孩子,这本书却会牢牢地把他/她吸引住,让绘本共读时间成为你和孩子都非常享受的一段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