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教育是国际上特殊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也是中国孤独症儿童教育学校未来的发展趋势。
普教和特教的有机结合是融合教育的本质特征,其中,普教对于存在社会交往和交流障碍的孤独症儿童来说尤为重要。社会的包容、理解和支持,可以让他们受到至少与别人一样品质的基本教育,这些是他们融入社会的基本条件。
孤独症儿童的融合教育包括两个内涵:随班就读和全纳教育。
“随班就读”是我国对残疾儿童实施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我国特殊教育格局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国际融合教育理念与我国特殊教育实践的有机结合,也是我国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随班就读工作要以教育行政部门为主导、普通学校为主体、特殊教育学校为支撑。
如果没有满足儿童特殊需求、仅仅收纳了孤独症儿童就读,就只是“随班混读”,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融合教育。此外,随班就读除了对受教育者有“适龄”的要求,还有“适应能力”的要求。受“适应能力”所限,许多孤独症儿童被排斥在正常教育体系之外,基本权利无法得到保障。这是政策与法律规定在执行中的盲点和难点。
融合教育的高级发展形式是“全纳教育”。首先是保障包括孤独症儿童在内的残疾人平等地享受教育的权利,要求各类教育机构秉承“零拒绝”的原则。此外,还要切实满足所有受教育者的一般和特殊需求,因材施教。在我国,发达地区刚开始推行这样的孤独症儿童教育理念,开始还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
从我国中国孤独症儿童教育学校的发展趋势看,让学龄前儿童和适龄又有适应能力上高中、职高的孤独症患者有机会接受义务教育,是融合教育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