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家长朋友有个误区,认为只有沉默寡言、语言和社交能力低下的孩子才是孤独症,讲话滔滔不绝的孩子肯定不会有孤独症。对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郑毅给出了一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赵毅教授指出,“孤独症”这个词很容易引起大家的误解。谈到“孤独症”,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一个孩子蹲在角落里,拒绝和人交流。这样下来,只有不理人的孩子才会引起家长关注,被送去诊断。
然而,很多孤独症患者是高功能的,他可以滔滔不绝讲起来没完,但以自我为中心,带有一定的攻击性。这种其实也是孤独症,可家长意识不到要把这样的孩子送去医院诊断。
赵毅教授强调,家里有孤独症孩子,父母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最有效的孤独症治疗方法就是科学和持之以恒的康复训练。除此之外,尚无良策。
2、训练一定要抓住孤独症的核心目标
在运用方法的过程中,不要将手段与目标混淆,不要对训练形式上的效果过于较真,而忽略了训练背后的意义和目标。孤独症孩子最终的训练目标是提高社交能力,由此需要很多教育辅助媒介和方法。比如教孩子画三角形,不是为了把三角形画得多么好,而是为了提高孩子在画的过程中体现的社交能力,家长要对孩子的主动社交沟通表示肯定。而一些家长会混淆目标与手段,认为孩子就该像正常孩子一样,把三角形画得规范。
3、孤独症训练需要伴随终生
很多家长以为孤独症干预训练是阶段性的,觉得孩子在治疗半年或一两年后就会康复,就能去上学了。而真实状况是,孤独症不是治疗几个疗程就会痊愈的,患者一旦被确诊,干预训练将会是伴随终生的。只是因为每个人情况不一样,在干预的强度上会有轻重之分,但绝不是接受阶段性干预之后就一劳永逸了。
4、孤独症训练要随时随地进行
很多家长没有意识到干预训练必须随时随地进行,要付出很大的耐心与毅力。这些家长以为只有在康复机构和特殊学校中、面对老师时才是教育,领回家后就不用训练了,这种观点是大错特错的!孩子最好的老师就是父母。正确的做法是从孩子醒来就开始训练,无论是谁面对孩子,都要采取科学的方法来进行干预,对孩子的教育要时时刻刻、随时随地进行。
5、孤独症干预越早越好,但没有“最晚”
孤独症孩子终生都有训练价值,我们应抓紧6岁以前的黄金时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可塑性很强,只要方法得当,孩子的进步会很大。
6、孤独症干预的终极目标是拥有社会功能
我们要让孩子入学,因为在学校能学到许多在家里学不到的东西,比如独立能力、集体观念、进取精神、自我保护、遵守纪律等。要尽可能地让孤独症孩子接受职业培训,融入社会,要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让孩子拥有一技之长,这样才能融入普通人之中。
郑毅教授介绍,孤独症属于精神心理障碍,需要去医院的精神科或精神病专科医院治疗。但很多家长没有把孤独症当成精神疾病,结果折腾了一圈还找不到合适的医生。由于社会的不理解,精神病人的病耻感也很严重,很多人待孩子看病都得偷偷去。
另外,儿童孤独症的症状具有一定隐蔽性,早期诊断非常关键。郑毅教授参与编写、国家卫计委发布的《儿童心理保健技术规范》中,列出了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预警征,家长朋友们可以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