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孩子的父母最担心的就是有朝一日自己走了,孩子怎么办?由谁来抚养?如果有一些善良的亲戚能够代为抚养,父母会十分放心的。然而有时事与愿违,一些亲戚不但不愿代为照顾孩子,还会千方百计争夺财产,让自闭症孩子下半生没有着落。
日前,黑龙江省某市人民法院就公开宣判了一起因特殊青年无人监护而引发的纠纷,当事人不是自闭症,而是脑瘫,但也可以分享给星爸星妈们参考。
生于1988年的程某是家里的独生子,患有先天性脑瘫,不但生活不能自理,还不会表达自己意愿。2015-2016年间,他的父母相继离世,离世前将程某暂时托付给他的小姨照料。2016年末,程某所在的社区工作站为他的小姨出具了一份证明,证明程某是一级多重残疾人,生活不能自理。
程某的父母去世后,留下一栋房产和近百万元存款,没承想,亲戚想分得程某父母的遗产,却都不愿意承担监护程某的责任。这个可怜的脑瘫男孩没人照顾,亲戚倒为了争财产闹起了矛盾。程某的小姨向法院提出申请,要求法院认定程某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并申请街道社区作为程某监护人的请求。
法院查明,程某的亲属去世后,其他亲人和朋友均不愿意作为其监护人。最终法院根据社区出具的证明,判决程某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指定社区作为他的监护人。
那么,如何确定程某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监护制度是如何?在什么情况下才会涉及社区作为监护人呢?涉及到的相关《民法总则》法条如下:
第二十条 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第二十一条 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适用前款规定。
第二十八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配偶;
(二)父母、子女;
(三)其他近亲属;
(四)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第三十条 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之间可以协议确定监护人。协议确定监护人应当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
第三十一条 对监护人的确定有争议的,由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指定监护人,有关当事人对指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有关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民政部门或者人民法院应当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在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中指定监护人。
依照本条第一款规定指定监护人前,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处于无人保护状态的,由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法律规定的有关组织或者民政部门担任临时监护人。
监护人被指定后,不得擅自变更;擅自变更的,不免除被指定的监护人的责任。
在本案中,程某已满18周岁,但其不能够独立实施一个有效法律行为的资格,所以其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需要监护人对其人身、财产以及其他合法权益进行保护。程某无配偶、父母、子女,其他近亲属(此处说明,民法上的近亲属是指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其他亲属、朋友通过协商均不愿意对其进行监护的情况下,代管小姨可以直接向法院申请,请求法院将具有合法监护身份的社区作为程某的监护人。
简而言之,如果《民总》第二十八条规定的人员都不在且其他亲人和朋友不愿意,那么社区等部门成为监护人的可能性就很大;或者如果社区等部门作为被监护人可以最大程度维护监护人的利益,那么社区被选择的可能性很大。
除了上述讲的监护知识外,在新颁布的《民法总则》增添的意定监护又叫成年人协议监护才是监护一大亮点,充分打破了监护法上被监护人不得为自己制定监护人的制度。如果你是一个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你可以与近亲属、其他愿意成为你监护人的个人或者有关组织事先商量,以书面的形式确定,协议确定后,若成年人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其需要承担监护职责。这项规定很好的根据当事人意愿并且有效解决老年人无人养,养老难的尴尬境地。未来我国将面临着老龄化,意定监护的出台将为老人的赡养提供多重选择,也为监护责任推诿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法院判决认定脑瘫青年程某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并指定其居住的街道社区为其监护人,是那座城市第一例判决社区作为监护人的案件。这也为自闭症孩子的父母们提供了参考:不要把孩子交给图谋财产的亲戚,社区也是另一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