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的行为特征有哪些?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
自闭症儿童的行为特征之一:重复刻板行为
自闭症儿童的想象力存在障碍,他们不喜欢参与创造性思考的活动,不喜欢与他人交换想法,无法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计划未来。重复刻板的行为是他们的显著表现,在他们身上可以见到一种复杂而重复的常规。
有些常规是自闭症儿童自己发明的,比如落座之前要敲一敲椅子,吃饭过程中要站起来转三圈,或者进行一系列复杂的躯体动作。有些常规源自家长做过的某种活动,一旦这种活动以某种方式进行过,就必须继续这样进行,不能有任何改变。例如,有些孩子每天散步必须走同一条路线,每次吃饭时全家人都要坐在固定的位置上。这种常规一旦被打乱,孩子就会尖叫或大哭大闹,要把这套行为从头开始再来一遍。
自闭症儿童的行为特征之二:攻击行为
自闭症儿童的攻击行为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自伤行为,一个是攻击他人的行为。有些“星星的孩子”有自伤行为,如反复地自虐身体,咬、抓或戳自己,撞头等。这些行为可以持续到成人期,需要来自家庭和陪护者的照料。自伤行为可能是对痛苦、愤怒或者挫折的一种反应,也可能是在无事可做时的一种重复的习惯性动作。还有一种攻击行为是指向他人的。
自闭症儿童的行为特征之三:动作模仿
对于正常人来说,模仿他人的动作是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但自闭症儿童在动作模仿方面,通常都是滞后的。一些重度自闭症患者终其一生也不会模仿。家长们常常发现,他们在教自闭症子女学习挥手、玩游戏以及边唱边做动作时,必须把着孩子的四肢来完成。有一些自闭症儿童可以模仿他人的动作,但是并不理解这一动作的意义。
自闭症儿童的行为特征之四:自我刺激行为
自我刺激行为是一种重复性的、刻板性的行为,它们似乎并无目的,只是提供感官刺激,如摆手、凝视、转头、上下跳跃、旋转物体、拍打脸频、挥舞手臂、站起来的时候摇晃、前后旋转以及扮鬼脸等。有些自闭症儿童走路时总是踮着腳尖,带有一种古怪的弹跳步态。
自闭症儿童的行为特征有哪些?以上就是为您整理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