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可以预防吗?由于发病原因尚不清楚,目前,孤独症是无法预防的。
2020年8月25日,第四次全国残疾预防日的主题是:残疾预防,从儿童早期干预做起。而在我国被划归精神残疾的孤独症,其预防和早期干预愈发引起了公众的重视。
全国残疾预防日于2017年由国务院发起,是每年8月25日。残疾风险伴随每个人,残疾预防与个人健康、家庭幸福、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息息相关。因此,增强全社会残疾预防意识,推动残疾预防事业加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Q1:什么是残疾预防?
A1:残疾预防是针对常见的致残原因,如遗传、发育、外伤、疾病、环境、行为等危险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和方法,预防或减少致残性疾病和伤害的发生,限制或逆转由伤病而引起的残疾,并在残疾发生后防止残疾转变成为残障。
Q2:孤独症可以预防吗?
A2:孤独症是一种先天性精神类疾病,发病原因尚不清楚,专家推断,孤独症的病因与遗传、环境等因素有关。由于不清楚发病机理,孤独症无法预防,但我们可以早排查、早诊断、早干预,力求将孤独症儿童的症状尽可能地减轻。
Q3:为什么残疾预防要抓“早”?
A:抓“早”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1、强调做好一级预防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发展中国家引起残疾的主要原因是营养不良、传染病、围产期保健差以及各种事故,这些原因造成的残疾占全部残疾病例的70%左右,可见抓好一级预防是多么重要。
2、早期发现
对于可能致残的伤病,要尽早发现、诊断、积极治疗和训练,尽量避免发生残疾。
3、早期干预
残疾一旦发生,要早期进行康复治疗,调动残存的功能,尽可能不要造成障碍或尽可能减轻障碍程度,逐步提高患者生活、学习、工作及参与家庭和社会活动的能力。
Q4:如何有效控制孤独症的发生?
A4:目前,世界范围内还无法通过婚前保健服务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来排查孤独症胎儿。但孕妇和准爸爸仍需要不偏食,补叶酸,科学补碘,合理控制体重;防止孕早期感染,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定期接受孕产期保健和产前筛查;密切关注儿童生长发育状况,定期参加健康体检。
作为精神残疾的一种类型,许多孤独症患者同时伴有智力残疾。希望通过8月25日全国残疾人预防日活动,让大家对这一群体更加关注,提高筛查和干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