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患者的十大表现之五:刻板行为
反复做一个动作的“刻板行为”也是孤独症孩子的常见特征。他们会不停地摆动手、一直蹦跳、像陀螺一样不停地转、门开了又关上等,也有些孤独症孩子强烈专注于某些物品如迷你车、企业标语等的物体或信息并热心收集,这种专注也是孤独症的特征。为什么他们很多会有重复动作,人们尚不得知。有人认为他们埋头于这种行为中,会让不安的情绪平静下来,也有人认为这种强迫症似的行为会给孤独症孩子带来安全感。
孤独症患者的十大表现之六:自伤行为
自伤行为是攻击性向内转化的一种表现,和攻击一样都属于体内能量的一种释放。自伤行为在孤独症行为中最为危险,不仅会伤害到患者的身体,也会给他的家庭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阻碍了患者与社会的融合,使其无法享受正常的社会生活。因此,家人对自伤行为一定要采取必要的干预手段。自伤行为的干预虽然艰难,但只要通过功能分析,仔细观察、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可行性还是很高的。干预过程中要尽量重视服从、参与等适应性行为的塑造,用正确的适应性行为替代问题行为。
孤独症患者的十大表现之七:缺乏依恋行为
正常的婴儿在出生后很快就会表现出对人脸的兴趣,会盯着面前的亲人看,也会用目光去追寻。出生几个月后,就会在人的视线前方注意到那人关注的对象。对方笑的时候自己的脸上也会浮现出笑容。婴儿对哺乳自己、照顾自己的妈妈和保姆有特别的依赖,看不到她们的身影就会用哭声来叫她们,这被称作依恋行为。解读他人的表情和心理活动,认识亲密的人,对陌生的人会认生,这种能力是人类不可或缺的交流基础,但是在孤独症孩子身上很少看到依恋行为。当孤独症孩子开始咿呀学语、学会走路的时候,他不爱跟在母亲身后,而是喜欢一个人独处;对周围人的兴趣较少,从婴幼儿时期很少有依恋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