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泌素是一种自闭症药物治疗方法,但它的有效性还有待商榷。
1998年,凯若林·霍瓦特(Karol Horvath)的报告称,一种名为“分泌素”的肠胃多肽类激素,能够改善自闭症和广泛性发展障碍儿童的腹泻症状。分泌素是一种用于诊断某种肠胃和胰腺障碍的激素。为了诊断胰腺功能,进而尝试解释自闭症儿童的腹泻问题,霍瓦特为3名患儿注射了猪肠促胰液素。随后的研究报告指出,注射了该激素之后,这些孩子的社会和语言行为表现出巨大进步。
不久,一位名为维多利亚·贝克(Victoria Beck)的自闭症儿童母亲在发表了一篇文章,报告了他儿子在注射过用于做肠胃诊断的分泌素之后,行为问题得到了很大改善。媒体纷纷报道了这位母亲的故事,很快各地的自闭症儿童父母都为孩子寻求分泌素注射疗法,其他媒体也竞相宣传分泌素疗法。
针对分泌素如何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和自闭症症状,人们提出了若干种机制。其中的一个依据是,自闭症儿童比其他孩子更可能有肠胃问题。这种假设认为,肠部分泌素受体和大脑中海马区域发现的受体相互关联,而这一关联有负面效果。鉴于自闭症的神经基础仍是未解之谜,而且非常复杂,现在反驳这种联系是不可能的。但这一联系引发的对中央神经系统的潜在不利作用,会对患儿的社会性、沟通和其他行为造成影响。
很多内科医生不会提供分泌素注射,因为违背常规。分泌素只能作为诊断工具,不能用于自闭症治疗,但也有一些医生愿意使用分泌素注射疗法治疗自闭症儿童。一般情况下,都是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为患儿注入猪肠促胰液素或人工合成的分泌素。通常只注射1次,有时也会在一段时间内分散进行多次注射。
结果显示,分泌素对于自闭症儿童的行为没有显著影响。许多报告尤其是早期研究报告,都是一些未加控制的案例研究或轶事报告。很多接受分泌素治疗的孩子同时也接受其他治疗,这就难以判断分泌素疗法的作用。
以上就是自闭症药物治疗方法:分泌素,由为您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