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教自闭症儿童理解物我空间关系呢?前提条件是孩子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觉正常,能专心训练并理解日常指令。
一、自闭症儿童的特性
1、孩子的“自我概念”较弱,在分辨“自己”与“别人”上有较大的困难,所以必须确定孩子已充分掌握主观空间概念,才教导客观的空间概念,以免产生混乱。
2、部分孩子的恒在概念较弱,而且只会专注于感兴趣的物件上,导致当其他物件或人物不见时,也没有意识去寻找消失的物件或人物。
3、孩子可能会重复地说一些无意义的字或词语,所以在教导空间词汇时要特别留意,要加强孩子对词汇的理解。
二、注意事项
1、定位明确,用以确定客体的空间位置。当定位不同时,方位也会截然不同,因此在训练时,必须向自闭症儿童表明客体的正确位置。
2、开始时必须由孩子自身的体验开始,用自己的身体为基模,确认空间位置、方向,把这些概念与自己的身体相关联,建立有规律的联结,让孩子分辨头在上面,脚在下面,脸在前面,背在后面,以自己的身体作为起点来掌握空间方向。
3、教导“前、后、左、右”这些概念时,必须避免与自闭症儿童面对面或以成人自己的身体来示范,这会使孩子对方位产生混淆。
4、移动与摸索是孩子获得空间知觉与了解空间关系最有效的方式,可由空间知觉发展至理解距离和方位概念。许多游戏及运动能够让孩子亲自感觉“上面”“下面”“中间”等概念。同时也要注意,孩子的学习顺序该先“上、下”,然后是“前、后”,最后才是“左、右”。进行类似活动时,需强调这些方位词汇,以加强孩子对空间概念的认识。
三、生活应用
1、日常生活中大部分涉及动作的活动都有助于自闭症儿童发展空间感。比如行走时,正确估计自己与障碍物的距离,避免撞到物件。
2、穿衣时,练习估计身体与衣袖的距离,辨别衣服的前后左右以便正确地穿上衣服。
3、通过操控不同的物件,学习不同物件的摆放位置。
4、进行不同类型的游戏及运动,如迷宫、球类活动、平衡木、跑步等,增加空间感的训练。
怎样教自闭症儿童理解物我空间关系?以上就是为您整理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