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玉介绍说,音乐治疗师没有固定使用的歌单,所用的音乐都是客户喜欢的歌曲。许多80后、90后的成年客户很喜欢周杰伦、林俊杰,而她也曾使用这些华人耳熟能详的流行音乐,帮助了许多客户。
“我记得有一个15岁左右的中国男孩,很喜欢周杰伦,第一节课我们就一起听了《青花瓷》。他患有自闭症,所以交流能力不太好。但是他听这首歌的时候,表现出更多的专注力。于是我们就用这首歌尝试做了一些简单的改编。”
这个自闭症少年从小在中国长大,但打算在澳大利亚长住,所以他的妈妈希望孩子能够提高语言能力,尤其是英语。
“我们尝试把这首歌改编成英文版,但是用他知道的一些简单词汇,然后用英文卡片让他去拼凑出一个句子,放在那首歌里,来训练他的英语和语言能力。”
冰玉表示,人的大脑中处理音乐和语言的区域是不同的,当处理语言的区域“不是特别发达”时,可以用处理音乐的区域去帮助提高语言能力。因此音乐治疗可以帮助自闭症男孩唱出从未接触过的词汇和句子,并且在日常生活中说出来。
除此之外,音乐治疗的对象“不只是青少年,针对的内容比较广。从(刚)出生的婴儿,到小孩、青少年、成人,一直到老人、到临终关怀,音乐治疗可以涵盖一整个人生阶段。所以只要对音乐有感触、平时喜欢听歌,相信音乐治疗可以帮助到他们的人士,都可以尝试一下。”
作为一名注册音乐治疗师,冰玉认为,澳大利亚对音乐治疗的认知度较高,有稳定的市场。不过入行仍需要足够热爱,因为收入不是特别高。大部分同学会选择自己开工作室,而国际学生毕业后在诊所就职居多。
不过,文化与语言背景也可以成为优势,冰玉木目前便与华人诊所有合作,因此客户中华人客户占比20%左右,也有了上述的《青花瓷》客户。“跟一些客人交流音乐的时候,你会觉得音乐真的很神奇,它真的可以承载一些感情、一些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