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感统”?
感统即感觉统合,是指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过程。指机体在环境内有效利用自己的感官,以不同的感觉通路(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前庭觉和本体觉等)从环境中获得信息输入大脑,大脑再对其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包括:解释、比较、增强、抑制、联系、统一),并作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简称“感统”。
二、为什么需要感统训练?
生活方式和内容的改变让感统训练成为多数孩子的必修课。都市化生活使得儿童活动范围变小;大人对幼儿过度保护导致儿童接受的信息不全面;父母太忙碌,辅导少造成幼儿右脑感官刺激不足;出生后,孩子没有经过爬行阶段就直接学习走路,产生了前庭平衡失调;孩子没有机会玩土,玩沙,从而造成触觉刺激缺乏;过早地使用学步车,使幼儿前庭平衡及头部支撑力不足等。这些生活上的变化会导致孩子缺失很多能力,且随之成长发育,很多缺陷会慢慢放大,最终影响孩子一生。而感统训练,恰好能解决这些问题。
感统问题明确说来一般有以下几种:前庭平衡功能失常、视觉感不良、触觉过分敏感、听觉感不良、本体感失调、动作协调不良。
三、感统训练有哪些?
而针对感统失调常见的训练有:
1、蹦床:玩蹦床可以满足孩子的本体感觉刺激,还可以在玩蹦床时加入击掌、抛接球等游戏来训练孩子的注意力和平衡能力。
2、海洋球池:让孩子在球池中玩耍可以让孩子的触觉得到刺激,强化本体感觉,而有些孩子对海洋球池会有恐惧感,可以逐渐让他适应海洋球池的存在,一开始让老师陪着孩子一起进去,然后慢慢撤去老师的陪伴,并让他在海洋球池中开始活动。
3、瑜伽球:瑜伽球可以用的地方有很多,比如(1)孩子拍瑜伽球(2)让孩子躺在垫子上用瑜伽球在孩子身上轻拍、轻压或者让孩子躺在瑜伽球上,用适当的力气把孩子往瑜伽球上压来刺激孩子的本体觉(3)让孩子坐在瑜伽球上并抬脚来锻炼平衡能力(这里要注意的是球不能太大,否则孩子坐上去脚不能着地)。
4、平衡木:平衡木的训练就是在训练孩子的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一开始可以牵着孩子的手让他走,慢慢的就要放开,让孩子自己走(平衡木的选择也很多样,甚至是花坛的边也可以当做平衡木来训练)。
5、滑板:(1)让孩子坐在滑板上,然后推动滑板,让孩子保持平衡(用力不宜过大,防止孩子摔跤(2)让孩子趴在滑板上,孩子手上用力让自己可以凭借滑板移动,如果有滑梯,可以让孩子移动到滑梯处,再向下滑。感统方面的训练并不一定要去康复机构做才行,不在机构也可以带孩子做感统训练。比如公园里的秋千、滑梯、以及各种儿童游乐设施,或者游乐场的各种游乐设施,都可以带孩子去玩,但如果感统的问题极大的影响了生活和学习,建议还是要去专业机构进行评估和训练。
当然,只知道这些训练方法还不够,我们还需要一名专业的感统老师来帮助孩子正确地进行感统训练,这样才能根据孩子的发育情况给予有针对性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