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孤独症是以社会交往与交流的损害为特征的行为综合症,通常在3岁前就有异常表现。 大部分孤独症的孩子有智能障碍,但其中也有极少数智商是正常的,甚至有些人在某方面会有 特殊的能力,如超人的记忆力、音乐感等。
最近国外对双胞胎的流行病调查结果认为,儿童孤独症很可能是一种独特的遗传性疾病,1万名儿童中有2一13人患病。
患孤独症的孩子,其语言及沟通发展存在很大障碍,有些在语言学习上有困难,可能只会说单词,缺乏将单词串连起来的组组能力,有时可能会讲简单的句子,但不能与人沟通。他们可能会“收 集”一些词汇,通常是实物名词,但不会与人对话。
在建立社交关系方面,孤独症患儿只能有限度地意识到人的意向和感觉。他们大都避免和别人目光接触,或以特殊和不寻常的目光凝视别人。
在认知发展方面,孤独症患儿有着显著的刻板形式。在游戏时,他们可能重复不变地去玩弄一件玩具。他们喜欢锅盖、瓶盖等圆的物品,或车轮、电扇等可以旋转的物品。在思考时,他们缺乏灵活性,会很固执地坚持一些生活细节或程序。当稍有转变时,便会大闹情绪,表现为烦躁不安、大发脾气。
有些孤独症患儿会做刻板的姿势动作,如来回踱步、自身旋转、转圈、拍手等,这些没有意义的动作需要被控制,不然便会经常妨碍有效的学习。有些孤独症患儿会对一些感官刺激,如光线、声音、味道等过度敏感或有异常的反应,而引致情绪不稳定。
对这些患孤独症的孩子,父母应该如何照料呢?
1.不宜长期住院治疗。有条件可以让父母与患儿一起住院,让父母学会教育患儿的方法。
2.目光接触表达意思。刻意教导孤独症患儿在听别人讲话时有目光接触。开始时,孩子可能只是眼角一瞟,但这是很好的开端。孩子有目光接触后,可通过模仿,教导他用手势示意与别人沟通。利用每一个自然环境,如进食、穿衣、便溺、玩耍,要求孩子先有目光接触和手势示意,再给他想要的东西。当孩子学会用手势示意后,可以用示范的方式教他学习用声音配合手势示意,慢慢再引导他用口语表达意思。
3.了解意向,传达感觉。与孤独症患儿沟通时,应加强培养他主动地表达意思,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积极引导孩子投入活动,制造机会让他主动表达意思,当他做到的时候,应给予称赞和鼓励。在引导过程中,父母应减去多余字眼,如口头禅。语句要简洁,避免抽象词汇。
4.多观察、多交流、多尝试。一个玩具,有许多不同的玩法,可以逐一教孩子,让孩子通过不断的观察,重复尝试,学习以不同的策略和方法去摆弄一件玩具或做一件事。
5.制订计划,持之以恒。有时看起来是非常简单的生活基本技能和习惯,患儿可能需要半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学会。抚育他们,是对父母爱心的极大考验。
父母需要付出加倍的努力,观察孩子的表现,找出问题的症结,定出目标与计划,精诚合作,才能帮助孩子踏上成长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