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2020年3月公布的自闭症统计数据显示,自闭症的诊断比例高达1.3\%-3.1\%。
在中国,据知乎平台的不完全统计,中国自闭症发病率高达0.7%,现有差不多1400万人患自闭症,而儿童患自闭症的数量就有250万或者更多。
为什么近些年自闭症的确诊率如此之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3点:
1.诊断标准的修订
随着社会的发展,诊断标准的不断更新,是自闭症群体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
以前的诊断标准可能过度宽泛,医生将不会说话、不会社交或没有明确的诊断统归到精神类疾病或者智力障碍。经过医学观念的不断更新,目前认为自闭症是一种广泛的神经精神发育异常,幼年即可被发现,明确的诊断也使得诊断出的孩子越来越多。
2.公众意识的提高
由于以往很多人并不了解该病的症状,以为孩子只是过分安静或者特别害羞才不愿与外界交往。随着自闭症概念的普及,对该类障碍重视程度的提高,以及对该障碍知晓度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家长了解到了自闭症的概念与危害,愿意到医院或者专业的康复机构为孩子进行康复干预。
3.遗传及其他因素
现在环境恶化,人们接触到的各类刺激性物质也与日俱增,比如辐射,化学物质,以及空气、水、土壤的污染,饮食的改变(转基因食品泛滥)等种种因素,结合人类本身的遗传因素,导致自闭症的患病可能性增加。
孩子确诊为自闭症,家长如何应对?
1.接受现实,尽快调整心态
认真的说,自闭症的孩子,无论放在哪个家庭都算是一个灾难,很多家庭开始往往都不敢、不想接受这一事实。但再痛苦的情绪也改变不了孩子发育迟缓的事实,调整好心态,主动了解自闭症相关知识,并对自闭症领域持续关注,这样才能在面对孩子的各种突发状况时,不至于“手足无措。
2.早诊断,早干预
孩子确诊之后,家长需要先在医院或专业的康复机构给孩子做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与老师主动沟通孩子的康复进程,积极配合老师进行科学干预。
3.正视孩子的现状,正确引导
尽管自闭症孩子在语言、行为、智力、理解等方面存在与常人不同之处,但他们也是可爱的生命,并非一无是处。作为家长,要正视孩子的现状,多一份耐心与细心,去观察孩子的点滴,其实他们身上存在很多闪光点。他们的生活纯粹、真诚、毫无遮掩,远没有外面世界的纷繁复杂。而且他们常对某件实物产生独特的兴趣爱好,比如唱歌、绘画、弹琴,甚至要比普通人更加优秀。
虽然自闭症孩子会大哭大闹不听话,但那并不是孩子们的本意,那只是孩子们不知道该怎样去表达自己诉求的一种不太恰当的行为。这时我们要做的不是训斥与放任,而是对此不当行为做出正确的引导,教会他们如何去表达。所以,家长们要有博大的胸襟去宽容接纳孩子的一切。当家长可以多从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的难处,从而正确对待孩子的问题时,家庭氛围会逐渐和睦起来,同时也有利于孩子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