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残疾预防,促进全民健康
是第五次全国残疾预防日
今年宣传教育活动的主题是:
加强残疾预防,
促进全民健康。
什么是残疾预防?
残疾预防是指针对常见的致残原因,如遗传、发育、伤害、疾病、环境、行为等危险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和方法,预防或减少致残性疾病和伤害的发生,限制或逆转由伤病而引起的残疾,并在残疾发生后防止其进一步发展为更严重的残障。
党中央、国务院对残疾预防工作高度重视。为增进全社会残疾预防意识,推动残疾预防事业加快发展,推进健康中国建设,2017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将每年8月25日设立为“全国残疾预防日”。
■我们身边主要的致残原因有哪些?
01遗传和发育因素;
02环境和行为因素;
03伤害与疾病因素。
这三类因素交叉作用,造成残疾。
■残疾预防有哪些核心知识?
一、有效控制出生缺陷和发育障碍致残
✪有计划怀孕,避免大龄生育。
✪远离烟酒,远离有毒有害物质,孕育健康宝宝。
✪主动接受婚前保健服务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
✪不偏食,补叶酸,科学补碘,合理控制体重。
✪防止孕早期感染,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
✪定期接受孕产期保健和产前筛查。
✪积极接受新生儿疾病筛查和访视。
✪密切关注儿童生长发育状况,定期参加健康体检。
二、着力防控疾病致残
✪合理膳食,少油、少盐、少糖,多吃蔬菜水果。
✪坚持运动,吃动平衡,避免超重肥胖。
✪不吸烟少喝酒,远离二手烟。
✪学会自我健康管理,关注血压、血糖、血脂变化。
✪定期体检,及早发现疾病,及时治疗。
✪注意个人和环境卫生,远离传染源,及时全程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
✪保持心情愉悦,与他人和谐相处,发现心理异常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及时就医,遵从医嘱,规范治疗。
■精神残疾与心理健康息息相关
生活中,往往有不少人群觉得家人或者孩子身体健康就是健康,即使孩子性格特别内向、不爱说话,也想着再等等,说不定再长大点就开朗了……但就是这样的心态,让患病的孩子错过了黄金治疗时间。
一、心理健康要从娃娃抓起
现阶段儿童及青少年心理问题时有发生,心理健康已成为健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可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现象、自控力差等自控力问题;情绪暴躁、分离焦虑、陌生恐惧等情绪问题;亲子关系紧张、逆反叛逆等亲子关系问题;不合群、胆小畏缩、过分依赖、过分敏感、语言发育迟缓等人际交往问题;厌学、逃课、学习困难等学校学习问题;遗尿、多梦、厌食、挑食等生物功能行为问题;擦腿综合症、咬指甲、吸吮手指、动手打人、破坏行为、拖延行为等行为问题,如出现上述问题,应及时寻求专业儿童心理咨询。
二、帮助孩子们拥有情绪健康的童年
每个孩子在出生时,都是一张白纸,无法言语的他们,只好用哭声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绪,而与他们关系最紧密的照顾者们,则成为了孩子们天生的“翻译官”,一个人能否拥有情绪健康的童年,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周身环境,尤其是照顾者的影响。
三、精神残疾需重视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专业名称为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SpectrumDisorder),是一种日益常见的心理发育障碍性疾病。遗传因素是儿童自闭症的主要病因。
NO.1
儿童自闭症起病于3岁前,其中约2/3的儿童出生后逐渐起病,约1/3的儿童经历了1~2年正常发育后退行性起病。
NO.2
综合国内外专家对自闭症儿童的早期征兆归纳为七点:
(1)孩子到了六个月大的时候:没有灿烂的笑容或者是高兴的表情;
(2)到了九个月大的时候:没有和周围人互动的声音、笑容或者是面部表情;
(3)到了十二个月大的时候:对于别人叫自己的名字缺乏反应;
(4)到了十二个月大的时候:没有婴儿语;
(5)到了十二个月大的时候:没有和周围人姿势上的互动,比如:指东西、让别人看一个东西、伸手去拿东西或者是招手;
(6)到了十六个月大的时候:没有语言;
(7)到了二十四个月大的时候:没有有意义的两字短语(模仿别人或者是重复别人说话的不算);
NO.3
儿童自闭症主要表现为以下4个核心症状。
(1)社会交往障碍:他们不同程度地缺乏与人交往的兴趣,也缺乏正常的交往方式和技巧。
(2)交流障碍:言语交流障碍:主要表现为言语理解能力受损、言语形式及内容异常、语调、语速、节律、重音等异常、言语运用能力受损。非言语交流障碍:自闭症儿童常拉着别人的手伸向他想要的物品,他们多不会用点头、摇头以及手势、动作表达想法,与人交往时表情常缺少变化。
(3)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自闭症儿童倾向于使用僵化刻板、墨守成规的方式应付日常生活。
(4)其他表现:还常存在自笑、情绪不稳定、冲动攻击、自伤等行为。
四、早期干预治疗&教育康复
儿童自闭症的治疗以教育干预为主,药物治疗为辅。一般来说,8岁前是自闭症的最佳干预期,其中,3岁前是自闭症儿童语言学习的黄金期。自闭症是一种需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疾病,越早进行科学系统的干涉越能更好地建立社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