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乔老师说:
我们在督导的过程中发现国内的干预场所比较以机构为主,入户的和融合教室的干预是占非主流位置的,但在美国这边这三类应该说是并驾齐驱的。尤其,入户干预甚至是一个干预公司的所有业务。那为什么在美国入户干预这么普遍,入户我们可以进行哪些干预目标和活动,以及存在哪些局限,给中国推广入户干预有哪些启发,这些问题都是本期我和小宋老师的访谈会提到的。
本次访谈的初衷
其实一开始我们只是想给大家大概介绍一下在入户,诊所机构和融合学前班的不同场域下干预的活动安排,但后面觉得有必要把每个场域详细来聊聊,比如国内大家不太做的入户干预,以及目前也不太普遍的融合教室。我们想通过这些细节和经验来反思“干预”到底是什么?我们追求的干预效果是什么?是VB-MAPP评估表上进阶的一个涂满颜色的格子吗?
在我看来,干预指向的是在一个场景学习的技能泛化的不同场景,人和材料,以及帮助孩子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家里,学校,机构,社区外出等)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行为(觉察这些环境的特征,理解并遵守这些场景中的规则,恰当与这个环境中的人互动等)。今天我们主要聊入户干预,期待大家听完对干预有新的认识。
访谈提纲
为什么很多机构和家长会选择入户这种干预形式,它的优势在哪里?
机构的角度:不需要有实体的场所,省去场地租赁,保险等大开销。
获得家长深度参与和配合
和家长交流的内容有场景和材料的依托
更多实时家长培训的机会,更好的泛化效果
更能促进家长配合参与到干预中
提供自然的干预环境和活动流程
环境(家里,家门口院子,小区,公园)
材料(玩具,书籍,餐具,大自然,自行车)
人(父母,兄弟姐妹,邻居,朋友)
活动(吃点心,洗澡换衣服,玩耍,阅读,遛狗,去超市,庆祝节日)
入户干预中,可以聚焦的特别的干预项目
生活习惯的改善:自主进食习惯,大小便训练,生活中重复刻板行为的改善
家庭养育的调整和家长培训:
生活技能训练:学龄前(如穿衣,穿鞋,吃饭,简单的家务帮忙);学龄(家务,准备简单餐食,使用微波炉等)
入户干预的局限和解决
受到家庭物理环境和家庭成员的影响比较大,建议一开始跟家长的会议需要把我们上面讲到的东西都跟家长沟通好,明确期待。
家庭属于一个自然和自由,结构松散的环境,对于年龄大的想要入学的孩子来说,可能这里的跨度更大。从熟悉的家庭环境到完全陌生的学校高结构的环境跨越,对孩子是挑战,需要一些过渡项目。
在熟悉环境中,有些以往不利于干预期待目标达成的强化历史更难消退,比如有些孩子在家里就是习惯跑来跑去,或者习惯用不恰当的方式得到需求的满足
昂贵的人工费用,国内上门服务可能会比机构费用更高,治疗师路上的时间。等待整个特教干预事业的进步,有更多的社区干预机构,住在附近的治疗师上门服务。
因为时薪制和没有固定的办公室场所,员工之间的沟通会比较少,专业上交流上显得隔离。
反思:为何入户在国内不普遍?
我个人认为有这样几个原因:
1.上门成本费用比较高
2.居住环境和面积限制
3.普遍的接纳意识(大众普遍讲干预等同于上课,“上课那就需要有个上课的样,在家哪能上进去”)
但是个人认为入户干预的价值可能被忽略和有待挖掘,希望日后国内会有做入户干预的优秀机构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