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乔老师说
一直关注我们公众号的读者们知道,我们在一个月前启动了NDBI游戏督导培训项目。如今这个项目已经进展整整一半,我们发现在跟孩子游戏上,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都踩了不少雷。今天开始我们会出一系列NDBI督导培训项目分享,来跟大家聊聊我们在项目过程中,发现的雷点,排雷措施和实操讨论感悟。
在这次项目开展中,我们有很多关于系统理论和理念的讲解渗透,这些是为了让大家有正确的干预方向和目标,我们发现游戏干预的理念跟平时大家做桌面回合的理念差距非常大,甚至是颠覆性的。
重新认识干预和游戏的宏观理念
我一直认为游戏是NDBI最体现发展性的部分(尤其是早期干预),经常有人问NDBI是不是等同于NET?现在对这个问题的感悟越来越深,回答是NDBI跟NET差距还是很大的。
NET本质还是以成人主导的教学,最终目标是教会孩子一些技能。但是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仅仅需要这些硬技能,即便有人会说对于特殊孩子他们本来就缺乏这些硬技能,我们需要去教,不然怎么帮他们融合和适应社会?确实如此,但如果你去问问一些大龄谱系孩子或者家长,他们会说一些软技能其实更重要,比如心理健康,情绪调节,灵活性等。
NDBI是考虑发展导向,尤其是在和孩子游戏的时候,我们首要的目标是让孩子主动自发地参与到游戏中,并且和成人一起玩。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考虑的是孩子的需求,意向和能力。仅仅是孩子能够理解的,喜欢的主题和元素,就可以产生非常多的学习机会了,先无需考虑费蛮力用尽各种“辅助”来让孩子学习成人认为“重要”的东西。
但是,面对当前内卷的环境,家长对孩子的期待和要求日益提升,这影响到干预领域的走向,让这个过程或多或少走向了成人主导的一个极端。项目中,我们在看老师和家长的视频中就发现了这些端倪,这些总是被认为理所当然的东西,如果不是因为这个项目,大家一起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可能会被一直被忽略。
雷点一
和孩子玩,不用做什么准备,把玩具摆出来,跟着孩子玩就行了
我们经常把游戏和玩作为开发强化物的过程,有点像做自由操作偏好物测验一样,每天拿出不一样的玩具,看看孩子对哪些玩具感兴趣。如果要加入也就是跟随孩子去玩,头脑里没有计划,完全是孩子玩到哪里,成人跟到哪里。
这时候,成人不觉得这是在做干预,就是陪孩子玩,让孩子高兴。但其实,游戏本身就是干预,是我们可以融入干预目标的时间。我相信哪个干预师在进行干预之前都会列干预计划。想想桌面回合干预中,你是不是计划好了孩子的目标,干预材料,辅助和强化方式?
那游戏同样也需要提前计划和安排,这个是成人主导的部分,所以成人有主导但是不体现在发指令和提供辅助上,而体现在环境安排,玩具选择和呈现以及游戏计划上。
避雷策略
我们在游戏项目中有专门一节课来讲如何创设结构化的环境,选择玩具和进行玩具摆放。下面给大家简单说几个重点:
1
游戏环境需要结构化
游戏的环境需要结构化,结构化的高低根据孩子的特征进行安排,如果一个比较容易分心,到处跑的孩子,你需要严格控制好环境的干扰物,尽量把玩耍的区域固定在一个地方,理想状况下是在桌面上(这样你会和孩子处在相同水平的视线,有更好的面对面体验),所有好玩的玩具也都是放在桌子上。
环境创设的要点是:孩子有舒适的玩耍区域,并且有选择的自由。除了舒适和自由感,孩子还应该通过环境来理解成人的期待,孩子可以知道:我应该在这个区域玩耍,并且我喜欢在这个区域玩耍。
2
根据游戏层级评估,谨慎选择玩具
你的玩具选择应该是非常谨慎的,这就是为什么要做结构化的游戏评估,除了考虑孩子的玩具喜好,你还应该知道孩子的游戏层级和他们舒适的游戏区域。有的孩子舒适的游戏区就是结合玩法。(比如一个萝卜一个坑地放拼图,形状,小猪存钱罐等,我发现这个对很多孩子都非常有强化效应,这也是为什么Dr.MaryBarbera的鞋盒项目能取得成功,还比如搭积木或者磁力片)。那我们的玩具呈现大部分就是这类玩具,而不需要着急引入假扮游戏的玩具(即便引入也是非常少的部分)。
一个选择玩具的小技巧:要想让孩子跟成人一起玩起来,选择玩具的时候尽量选择包含多个部件的玩具,便于建立轮流基础。比如磁力片,轨道,积木,还有其他具象的多部件玩具,比如下图的花盆玩具。对于层级低的孩子这种可拆装的玩具比较适合。比如下图:
3
呈现玩具,召唤和提示孩子来玩
你呈现的玩具方式也是有讲究的。不是一股脑把玩具倒在桌子上或者地板上。这样不仅导致环境分心物太多而且还让孩子无所适从,不知道怎么下手去玩。你要做的是呈现一两套玩具选择,每一种玩具搭出一个半成品,然后把玩具的几个部件放到桌子上,呈现半成品和多余的部件是给孩子提供视觉暗示和提示,有点像玩具在像孩子招手呼唤“快来玩呀!”,尤其是你的半成品是孩子可以理解的,孩子一下子就被吸引开始进入玩耍。这些是基础游戏玩具。请参照文静老师提供的玩具摆放示意图。
4
一步步加入拓展玩具
你还需要准备拓展玩具,但是不能一开始就呈现,你要先藏起来,一步一步呈现。光准备一个半成品和一些玩具部件也是不行的,孩子可能马上就搭完了,这时候你就可以呈现你提前准备的拓展玩具了,比如磁力片搭房子是一开始呈现的玩具,接下来你要呈现的可能就是一个小人或者小动物,可以进出房子。甚至你还可以准备一些蛋,把你的磁力片房子当成鸡窝。
我们督导的一个家长很有创意他和孩子用磁力片搭出了草坪(因为搭房子可能不是孩子的“菜”,他没追随),然后摆上桌子和小人。家长又拿出了钓鱼玩具,开始钓鱼,鱼掉上来之后就放到锅里煮,最后端到桌子上,小人开始吃。全程孩子基本都在参与,吸引孩子的元素包括放磁力片,放小人在椅子上,钓鱼,吃鱼。所有的这些玩具都不是同时放桌子上的,而是一步一步根据孩子的状态和游戏进展引入的。
再给个小例子,我有个3岁的孩子,他最喜欢的事情是把所有的物品排成一条线,如果你给他一筐小车,他就一辆一辆拿出来排列。如果你给他一些拼图片,他也会排列。所以当我想让他玩拼图的时候,我并不会把所有拼图片放在桌子上拼版边,而只是放一两块,然后他果然就开始拼拼图。相似的,如果你想让他功能性玩车,你就只是呈现一段拼好的轨道和一两辆小车。然后其他的部件或者通过让他提要求或者通过观察他的游戏状态,一点一点呈现。
和孩子游戏不提前准备,无序的跟随孩子是第一个雷点,第二个雷点有点走另外一个极端,就是一旦发现孩子好像对什么玩具感兴趣了,成人的指令就像炮火一样发射出来,打的孩子晕头转向,最后成人反思:为什么孩子没有游戏主动性,为什么我和孩子玩感觉像一直在下指令,根本不是玩也不好玩(我相信孩子跟你有一样的感觉)。
下一期我们来讲解这第二个雷点:成人演示了很多有趣的玩法,孩子没有跟随或者不感兴趣,是因为孩子的游戏能力弱,不适合进行游戏干预。
好了这是我们游戏督导项目分享系列的第一篇,希望对大家跟孩子游戏有帮助。
雷点预告:
雷点二:成人演示了很多有趣的玩法,孩子没有跟随或者不感兴趣,是因为孩子的游戏能力弱,不适合进行游戏干预
雷点三:成人在旁边展示玩法,急于推进游戏进程,完全没有考虑孩子的兴趣点和接受速度
雷点四:和孩子玩,想让孩子学会新的玩法,就是指令和手把手的方式,教他们学会这些玩法
NDBI游戏项目进展
项目过半,每节课我都会收集老师和家长们的反馈,我们也通过两次课中间的专门小组讨论收获了很多真知灼见,这个学习共同体的建立是非常有帮助的,成员彼此分享和启发让我们在游戏探索的路途上更有信心。下面是每节课后收集的反馈片段
如果你对这个项目感兴趣还请持续关注我们的推文,第一期项目结束后我们会给大家汇报项目成果,并更新后续项目开展模式。
内容/编辑:小乔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