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性正强化可以包括孩子喜欢的食品、物品、玩具或者来自老师同学的关注等。许多自闭症儿童有严重的语言障碍,其人际沟通能力非常有限。他们对自己想要的东西,如食物、玩具或者他人的关注等,往往不能用语言表达,而不得不用自伤性行为来表达自己的要求。
以此为目的的自伤性行为,往往表现为自闭症儿童用手打自己的脸或头,用头撞墙或者其他硬物,以及用牙齿咬自己的手或身体其他部位等。在强度方面,这种类型的自伤性行为,一般不如与生理痛苦相关的自伤性行为那么强烈。在达到了目的以后,这种行为很快就会停止。
在相关环境因素方面,当有人在场时,自闭症儿童这种自伤性行为往往更为頻繁:而在没有任何人在场时,这类自伤行为很少会发生。另外,老师或者其他大人的应对方式也可能成为一个相关因素。如果老师经验不足,在孩子表现出自伤性行为后,就用关注性语言动作,甚至食物、玩具去安抚孩子。这种应对方式也许能够暂时地息事宁人,但从长远来看,这样的安抚往往强化了孩子的自伤性行为
圆圆是一个6岁的自闭症男孩,有简单的口语能力、能用简单句子提要求,圆圆表现出高频率自伤性行为——双手用力击打自己的头、拍打耳朵上方的位置,发出响亮的拍打声音。有时,他会对陪读阿姨说:“阿、阿、阿(阿姨),敲、敲、敲”阿姨就帮他抓一抓、揉一揉脑袋,圆圆靠在阿姨身上,很安静地接受阿姨的按摩。如果阿姨停止按摩,他会再次提出要求。如果求而不得或者身边没人,他就自己打自己。时间久了,脑袋两侧耳朵上方的位置,微微有些回陷,头发变得稀疏,手臂也变得特别有力气。家长怀疑孩子是不是头终,曾经多次带他去做各种医学检查,但没有查出任何问题。
如果老师发现自闭症儿童的自伤性行为有上述特点,应该用功能性行为评估的方法来推测这种行为的目的,区分其行为功能,判断是否属于社会性正强化。与此同时,也要排除与焦虑忧郁相关或者与生理病痛相联系的自伤性行为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