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有别于正常孩子的一大特点,是他们开始说话后,总是爱仿说。那么自闭症仿说是好是坏呢?
首先,自闭症儿童使用模仿语言有很多原因。仿说典型地体现了自闭症儿童基于场景的对整条信息进行加工的学习方式。他们很难产生新的想法和新的表达语言,因为这在思维与计划的灵活性上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自闭症仿说中,“即时模仿”很常见,也就是在听到之后马上重复出部分或全部话语,很多自闭症儿童能在没有理解的情况下,重复出对方说的话。“延时模仿”也很常见,也就是在听到之后的一段时间之后,部分和全部重复出听到的话。这种情况是和特定的人或者场景相关的,反映了孩子不太能够把语言含义和事件联系起来。
自闭症仿说有很多表现形式,比如,6岁的丹尼喜欢听故事磁带。他很快能够记住一本书,并丝毫不差地重复出来,包括其中提示翻页的特殊音效。
老师在教4岁的鲍比进行情景对话。下面是鲍比(B)和老师(T)之间的对话:
T:鲍比,这是什么颜色?
B:这是什么颜色?
T:说“这是蓝色的。”
B:这是蓝色的。
T:好孩子。
B:好孩子。
T:(拿出另外一项)
B:这是什么颜色?
T:对,这是什么颜色?
B:这是什么颜色?
T:鲍比,看,说“黄色”。
B:说黄色。
自闭症儿童鲍比显然明白对话是一个沟通的过程,但是他不理解相互分享的这些信息是什么意思。
自闭症仿说多是好是坏呢?在自闭症儿童刚开口说话的阶段,当然是好的,因为这说明孩子的语言能力得到了提升。但在一段时间后,如果孩子的语言发展仍停留在仿说阶段,那显然就不是好事了,因为这说明孩子不但语言能力没有提升,认知能力也没有发展。
如果自闭症儿童的仿说太多,家长朋友们一定不能掉以轻心,而是要着重培养孩子的认知和沟通能力。当孩子的这两项能力得到提升之后,主动语言逐渐增加,仿说现象自然会减少了。
关于自闭症仿说多是好是坏的问题,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在以后的文章中,我们会分享更多减少仿说、增加主动性语言的干预训练方法,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