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教育,一种针对特殊孩子推出的教育方式,被许多自闭症专家所推崇。然而,在实践过程中,许多实行“随班就读”的融合学校和幼儿园,把它简单理解成了“随班就座”,自闭症融合教育仅仅变成在空间上融合,导致效果并不理想。
在各大自闭症融合教育研讨会上,专家学者纷们纷为特殊儿童的融合教育发声。他们基于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融合生态环境的思考,分析了融合教育背景与趋势,分别从随班就读自闭症儿童的人际关系、学校的教学与管理、教师的专业应对能力、家校沟通等方面,分析当前普遍存在的“融而不合”现象。
去年,在北京联合大学特教学院教授许家成的倡议下,北京市政协教育17组的30余位委员在一份提案上联合签名,一起为自闭症这个特殊群体孩子的健康成长而呼吁。许家成建议,北京可以根据自闭症儿童的教育诊断,在区县一级的教育行政部门和特殊支持教育中心实施五种教育安置:普通学校的普通班级、普通学校的资源教室、普通学校的特教班级、培智学校的特教班级、其他康复机构。
北京市残联理事长吴文彦也一阵见血地指出,包括自闭症儿童的许多特殊孩子在“随班就读”的实践中,变成了“随班就座”。他认为,特殊儿童在普通学校上学,不能简单地把他们放在教室就行了。学校应该有相应的支持系统,设有资源教室,让这些孩子上完大课之后再回到资源教室里,接受情绪调整、身体康复指导等小课。
我们的人文环境对于人类生命样态多样性缺乏包容,是导致“融而不合”“随班就座”的原因。因此,媒体和专业人士应该加强对自闭症相关知识的科普,提高全社会对自闭症的认知水平,纠正公众的认识偏差,转变社会对自闭症患者的态度。真正实现自闭症融合教育,需要多学科整合、多部门协调,一方面要加强硬件环境建设,另一方面要注重专业师资培训。自闭症儿童的融合教育既需要人道关怀,又需要专业支持。
自闭症融合教育不能仅在空间上融合,随班就读不是“随班就座”,想让自闭症孩子接受真正的融合教育,需要我们所有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