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自闭症儿童和普通儿童都存在很大相似性,即共有属性,包括发展历程模式、生理组织结构、人格结构发展、心理需求要素、社会适应内容等都有相似之处。
自闭症儿童和普通儿童的相似性具体表现为:
1、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发展经历了4个主要阶段,即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儿童是以固定不变的顺序历经这些阶段,不会跳过某个阶段或往相反的方向发展。因此,在某一阶段获得的认知能力为儿童下一阶段的能力获得做了准备,一个阶段是建立在另一个阶段的基础上,而且阶段具有普遍性,对各种不同文化和环境下的儿童都适用。因此,孤独症儿童心理发展的历程也是相同的,不因特殊而跳过或者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
2、遗传、环境、教育同样起重要作用
如果不提供有助于孤独症儿童发展的环境和教育,孩子就很难发展。上世纪中叶,科学家发现人脑的发育并不是完全由基因决定的,也不是无法改的。在出生后,尤其是大脑皮层迅速发育的最初几个月是经验“塑造”了脑。早期经验对中枢神经系统学习与存储信息的能力会产生持久的影响。皮亚杰认为,智力是长期适应环境的结果,是儿童及其周围环境共同积极参与的产物。孤独症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因同样是其心理需求,他们的需求与他们的心理水平或心理状态之间的矛盾是孤独症儿童发展的内因。
3、发展的问题
每个人都是主动的、不断成长的有机体,他们会在行动中设定自己的发展。他们主动发起行为,而不仅是做出反应。寻求变化的驱力来源于个体内部。皮亚杰认为,儿童是自身发展的积极被试,认为孤独症儿童与周围环境在进行持续和动的相互作用,建构起他们的心理结构。他认为不应将认知结构看作由父母、教师或环境强加在亳无怀疑、被动接受的孩子身上。
以上就是自闭症儿童和普通儿童的共性表现,由为您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