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家长和自闭症康复师在给孩子做干预训练时,反应孩子非常不配合。那么,自闭症儿童为什么不配合训练呢?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缺少动机
如果家长让自闭症儿童做一件事,但孩子却不感兴趣,那么很可能是孩子缺少动机。比如,如果孩子在家被照顾的很好,想要什么都能得到满足,那他就不需要通过行为来满足自己的“动机”了。如果孩子只看了一眼玩具,爸爸就买下来送给他。孩子就会产生一种认知,认为“没必要做任何配合的行为,反正我想要什么都会得到”,于是就不愿意在配合家长的训练了。
二、注意力不集中
自闭症儿童兴趣范围狭窄、行为刻板、存在感觉统合运动障碍,对感觉刺激反应不足或反应过度,对感官刺激过度偏好或过度排斥,这些原因分散了他们的注意力。注意力问题在自闭症儿童的各个成长阶段中,以日常生活中孩子学习技能为例,如果家长要教孩子学习如何使用筷子,可孩子的注意力根本不在这项技能学习上面,那就会出现 “怎么学也学不会”、“怎么也完不成”的情况,因为孩子的注意力不在这项训练中。
三、训练内容太难
很多自闭症儿童即便年龄已经超过了玩积木的年龄,到了该学写字的年龄了,认知能力也不足以学习写字。而如果跳过了运用积木进行锻炼动手能力,而直接进入到学习写字较难的阶段,那孩子就很可能拿笔不稳、写字歪歪扭扭。在训练的过程中,如果家长给出的方案太难了,超出了孩子的能力范围,那孩子做了之后无法获得成就感,自信力受到打击,就会失去继续训练的信心,也就不会继续配合训练。
四、对训练内容不感兴趣
很多家长在给自闭症儿童进行训练时,都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就是为了完成训练任务而训练,不管孩子是否喜欢,是否感兴趣。如果我们想让孩子更积极的配合学习,就要先了解“孩子的兴趣点是什么?”比如,家长想要提高孩子的平衡能力,就让孩子玩平衡球,但是孩子不喜欢玩平衡球,就是喜欢走直线。孩子对玩平衡球不感兴趣,自然就不会配合训练。
五、没有使用强化物
在干预训练中,当自闭症儿童表现出良好的行为时,家长没有及时强化,没有让孩子明白和了解自己因为哪个行为表现好而得到强化物,是非常不利于孩子保持良好行为的。同时也会降低孩子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孩子在接下来的训练中也会失去耐心,渐渐出现不配合的行为。
自闭症儿童为什么不配合训练?以上就是为您整理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