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自然环境教学NET的步骤如下:
一、制定目标行为或技能
首先需要做的是制定目标行为与技能。这一步可以借鉴自闭症孩子的教学计划,比如沟通、社交、语言等都是适合的目标。在制定目标的时候需要具体,而不要笼统描述,比如“小涛在游戏时会准确地命名颜色”就是笼统的目标描述,比较具体和明确的目标描述应该是“小涛在做剪纸时会准确地命名‘红色’‘黄色’‘绿色'这三种颜色”。不但描述了具体的情境(剪纸),还详细描述了要求命名的颜色都有哪些(“红色”“黄色”和“绿色”)。
二、收集基线数据
在正式教授技能前,需要了解自闭症孩子现阶段的能力情况,因此基线数据格外重要。基线数据就好像是“入学考试成绩”,在经过一段教学后,老师可以将现状与基线数据做比较,如此就可以了解到孩子的进步程度如何、进步速度有多快等信息。比如,小涛同学在开始的时候,在做轮流游戏的时候不会等候;那么在进行最初观察的时候,小涛等候的情况可以设为0次。随后经过练习,小涛可以在需要的时候等候,那么最后的这个数据就会比基线数据高。如果想继续保持或者提高现有水平,老师便需要重新评估当前目标及教学方法,并制定新的目标。
三、选择参与教授的人员
在回合式操作中,每一节课由一位老师负责教一个自闭症孩子。在自然环境教学中,由于情境的发生时间不同,孩子的老师、家长和直接照顾者都要了解孩子目前的目标是什么,如何创造机会,以及知道如何在机会来临时练习相应的技能。比如,孩子的目标为向见到的大人或同龄人问好,那么每天的练习机会,就会根据见到的人数和时间而有所改变。为了增加练习机会,孩子的老师、家长和直接照顾者可以有意识地带孩子去不同的环境练习问好,当一个人走到孩子面前时,给予适当的辅助,来帮助孩子练习问好。为了确保教学的一致性,孩子教学计划的负责人应当为自闭症康复教育人员、孩子的家长和其他相关人员提供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