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中新网记者从青海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获悉,按照相关部署,青海省将规范实施0-6岁儿童孤独症筛查、诊断和干预服务。
目前,中国儿童孤独症患病率约为7‰,缺乏有效治疗药物,主要治疗途径是康复训练,最佳治疗期为6岁前,越早干预效果越好。
青海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通知要求,对于孤独症,初筛机构应规范建立辖区《0-6岁儿童心理行为发育档案》。各服务机构定期统计汇总报送辖区初筛、复筛、诊断人数及异常、干预康复儿童基本信息。
同时,通知要求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省妇幼保健院负责全省0-6岁儿童孤独症诊断、干预康复服务工作。省妇幼保健院负责全省0-6岁儿童孤独症初筛、复筛、诊断及干预康复服务数据统计汇总工作。各地开展筛查的医疗保健机构应及时与省妇女儿童医院、省妇幼保健院建立转诊、干预康复和咨询指导服务机制,逐步形成分工负责、上下联动的服务网络。
青海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的相关负责人表示,要引导家长树立儿童健康第一责任人意识,积极主动接受儿童孤独症筛查、诊断和干预服务。向社会公布0-6岁儿童孤独症筛查、诊断机构及联系方式,方便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