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把阿斯伯格综合征患儿也称作孤独症儿童,而有些专业人士却要把阿斯伯格综合征与孤独症明显地区分开,尤其是在病理诊断和治疗的时候,这是为什么呢?二者之间到底有怎样的关系呢?阿斯伯格综合征到底是不是孤独症呢?
想知道这个问题,还需要先了解一段历史。2013年,美国版的《精神疾病的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即《DSM-5》)移除了阿斯伯格综合征,并将其归分到孤独症谱系障碍(ASD)中,从此,阿斯伯格综合征也就顺理成章成了孤独症谱系障碍中的一员。那为什么这样做呢?
原因就在于阿斯伯格综合征与孤独症谱系障碍具有相同的鉴定基准——基于“社交沟通障碍、狭隘兴趣和重复刻板行为”两个维度的美国标准。从这一角度来看,阿斯伯格综合征自然可以被归入孤独症谱系障碍里。毕竟谱系是一种范围很广的概念,凡是符合以上两个维度症状的患儿,均可塞进这个概念里。
但这样划分也许只是便于归类,却无法从根本上抹除阿斯伯格综合征与孤独症(即典型孤独症)的不同。临床上的孤独症个案也绝非这么笼统、简单。
阿斯伯格综合征与孤独症在被发现和命名时就有明显的不同。
20世纪40年代,美国的坎纳(Kanner)和奥地利的阿斯伯格(Asperger)几乎同时报道了孤独症现象,但坎纳似乎视其为“难于治愈的疾患”,而阿斯伯格则觉得这些孩子相当部分具备某种特长,一种“与众不同的创新特质,很可能未来获得杰出成就。”
不难看出,坎纳报道的是典型或是重型孤独症,并认为“孤独症是一种彻头彻尾的大灾难”。而阿斯伯格报道的是具有独特特质的,类似孤独症的孩子,暗示他们是人类神经多样性的一种表现。虽然都是孤独症,但二人的判断对象明显不同,所以得出迥异的结论就不足奇怪了。
为了表现二者的不同,有些学者便把两者冠名的患儿,分别称作“坎纳型”和“阿斯伯格型”孤独症。且二者之间确实有很多的不同点。
比如坎纳曾视孤独症是一种心理疾病,起初暗示父母的冷漠养育和教养不当导致了该病。而阿斯伯格医生认为,孤独症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情感接触性缺陷,具有生物学基础。
比如在患儿的表现上,我们大致可以看出,二者的不同不仅仅表现在程度上那么简单。阿斯伯格综合征的患儿在不同方面往往有以下的表现:
1.语言。语言发展几乎正常,有的具有极佳语言“天赋”,自幼话多、话痨,可语言交流,但“语用学”(灵活而生活用语言)欠佳,谈及个人兴趣话题滔滔不绝。
2.社交。入学前几乎看不出社交困难,有交友愿望且表现主动,但缺乏社交技巧,不大懂得察言观色、见机行事,非言语交流差,用不当方式接触别人而遭人“厌烦、回避”。因交友屡屡挫败,易陷入委屈、焦虑、愤怒和孤立。
3.行为。行为幼稚、天真、直白、社交场景多有不当行为,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不顾及他人感受,青春期前不大懂得害羞/遮羞。在多动和极度专注两个极端游弋。
4.情绪。学前情绪发展基本正常,入学后由于持续的社交困难、不适应社会规则而出现各种情绪问题,如焦虑、愤怒、抑郁、恐惧、强迫等。青春期至成人后情况可能更差。
5.兴趣。大多显得“早慧”,自幼对某些知识痴迷,喜欢阅读而无师自通,容易沉浸在个人感兴趣的事物中,可能表现独特而强的记忆力,但认知上多停留在表面,无法深究因果关系,抽象和概括困难。
6.智力。大多正常,个别高智商,但智力结构不平衡,有些技能无法用智力测验测出,有的持有“另类”智力,如心算、机械记忆、图像识别、超跨度“推理”、某些直觉超敏等。
7.运动。运动发育不良,动作不协调、容易磕绊、运动姿势怪异、精细动作不良、讨厌写字、不愿写作业、讨厌运动和上体育课等。
这些表现与孤独症存在着或本质的差别。所以我们得出结论,阿斯伯格综合征从学术角度可以划分在孤独症谱系障碍中,但与典型的孤独症却不是一回事。即广义上,阿斯伯格综合征属于孤独症谱系障碍的一种,但狭义上来说,阿斯伯格综合征与典型孤独症不是一种病,无论从表现上,还是治疗上,都不可以划等号。希望广大的特殊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朋友们一定要分清这一点,因为这一点关系到孩子的治疗方案,只有正确的科学的治疗方案才能引导孩子走向健康,走进正常人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