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屏幕媒体已经遍布各个角落,手机、电脑、广告屏,无处不在,尤其是手机,几乎成了每个人的必备品。这些屏幕媒体几乎孩子从出生起就会接触,且几乎遍布于婴幼儿家庭和学校等各种环境中。
屏幕媒体虽然代表了社会的进步,但人们却忽略了一个问题——屏幕对大脑是有影响的,特别是在儿童早期的大脑动态发育阶段,这就意味着屏幕媒体与自闭症有一定的关联。
那么究竟有怎样的关联呢?美国进行了一项相关实验。
美国辛辛那提儿童医院医学中心根据美国儿科学会的建议,对儿童使用屏幕媒体的时间进行了一次筛查。这项筛查涉及47名3-5岁健康儿童,其中包括27名女孩,20名男孩,以及他们的父母。
这项筛查对“使用屏幕时间”进行了严格界定——不仅包括屏幕前耗费的时间,还包括接触屏幕的时间、屏幕上的内容,以及孩子们在看屏幕时与谁在怎样进行互动。
47名孩子们在完成标准的认知测试后,又进行了扩散张量磁共振成像(diffusion tensor MRI)以大脑白质状况的完整评估。
评估发现,屏幕使用时间长的儿童,他们大脑中一部分支持语言和读写萌发(emergent literacy)有关的白质束结构完整性较低。同时,这些儿童在语言和识字方面的得分也较低。
这里所指的读写萌发,是在孩子能接受正式读写教育前展露出的,对于阅读及书写的兴趣及能力。该技能包括意象和执行功能——这一过程与心智控制和自我调节有关。
这项评估结果发表在《美国医学会儿科杂志》上。
对此,美国儿科学会建议:
对于18个月以下的婴儿,要避免使用视频聊天以外的屏幕媒体。
18-24个月的孩子,如果他们的父母想引进电子产品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他们应该选择高质量的节目,并且和孩子一起观看,帮助他们了解节目内容。
而对于2-5岁的孩子而言,每天高质量节目的屏幕使用时间应该限制在1小时以内。家长同样要与孩子共同观看媒体节目,帮助他们了解节目内容,并将观看的节目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同时,家长必须设定屏幕媒体的使用规则,比方,在什么时间段、什么地点,可以使用或是不可以使用屏幕媒体等等。
你看,屏幕媒体对于正常孩子大脑的发育,影响都如此深远,更何况我们的特殊孩子?科技在为人类提供便利的同时,对人类机体的损伤也是不可逆的。
发展心理学认为,人是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产物。具体说,智力当中天赋占六成,其余四成是在后天的学习中获得。
作为特殊孩子的家长,我们喜欢盯着那六成的遗传基因拼命分析,却忽略、或者说是不知道该怎样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一个健康科学的良好环境。不断进化的一批批屏幕媒体的确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教育教养孩子却不能只图方便,而是该走的每一步都不能不走。
当然,话又说回来,在科技彻底颠覆人类传统生活方式的时代,谁又知道人类的进化方向是什么呢?或许那个时候,不需要那么多语言,也不会采用现在的方式进行学习与训练。那个时候的“异类”也许就是今天被我们视作正常的人。
未来还远,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