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反映孩子不能很好的关注他人,尤其和小朋友玩的时候或者集体环境中时不能关注他人、遵守规则。
今天我们一起来分析下究竟是什么原因,欠缺哪方面能力,以及家长该怎样做?
每个人都有需要关注的时候,正常儿童在生理需要满足后自然就会大量地索取关注,一般2岁前就开始有了明显的表现。
此时的孩子会关注食物、玩具的来龙去脉,会关注周围人对他的不同态度,并根据自己的判断向不同的人提要求。他也开始关注环境的安全性,特别是睡觉前更要“折腾”一通,以确认是否安全。关注得当是建立安全感的主要前提。同时,从学习角度看,相互关注训练一定要求孩子注意力集中,这对提高普通孩子的注意力很有帮助,应从小着力培养。
接下来和家长们分析下关注的重要性吧,比如驾驶员开车时,如果刹车失灵,汽车会是什么样?汽车一定会失去方向,横冲直撞,后果不堪设想。那么刹车失灵这个比喻很形象地说明注意力失控的孩子的行为特点,他们会在不经意中被现实的各种有吸引力的刺激所分心,他们的自我控制机制失灵,完成学习任务时不知应该看什么,也不知道听什么。
家长们一定要清楚孩子要具备关注物以及关注外界的意识和能力,也就是“外关注”后才适用今天的课题,在相互关注阶段我们要帮助孩子学习什么呢?接下来通过两个案例我们一起分析了解,来找出答案吧。
在公园里,一个小宝宝在妈妈的怀里东瞧瞧西看看,正好看见一位正段炼的阿姨站在转腰机的小圆盘上,双手握着圆形栏杆,然后转动圆盘使腰左右摆动。阿姨脚下的小圆盘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小宝宝,他指着小圆盘示意要玩,妈妈便带着宝宝径直走到转腰机前。他站在小圆盘上,因为够不到手柄,差一点儿掉下来。妈妈准备要带宝宝离开,但是他不肯放弃,又蹲了下来,用一双小手使劲转了一下小圆盘。圆盘被转动了,孩子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兴奋地不停地转动着小圆盘。紧接着,妈妈开始和孩子交流:“宝宝,转一转。” 孩子边转边用含糊不清的语言进行模仿∶“转转!转一转”。
在整个过程中,妈妈都是鼓励孩子尝试,没有制止孩子的行为。宝宝最初的动作学习也很顺利。在学习中妈妈没有用语言做任何提示。家长们有发现孩子首先关注的是什么吗?
对了,孩子首先关注到阿姨的动作,再进行模仿,不怕失败,最终学会了用手控制圆盘。这就是我们首先要引导孩子们掌握的学习的技能——关注动作。
当宝宝的探索学习取得了成功后,妈妈接着再把语言加入到孩子的活动中,促使孩子能把自己的动作和语言联系到一起。这就是在孩子懂得关注动作之后学习的技能——关注语言。
一个5岁的小孩正在餐桌上吃饭,他很想自己夹菜,这时,妈妈正好从厨房端了一盘孩子最喜欢吃的鸡蛋羹出来。孩子看着妈妈把鸡蛋羹小心翼翼地放在桌子中央,然后,孩子拿起勺子,用征求的眼光望着妈妈,妈妈微笑地向孩子点了点头。孩子高兴地舀了一勺鸡蛋羹,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在这里,妈妈与孩子并没有使用言语,但是,他们之间的沟通已经发生了,显然,他们所进行的是非言语沟通。非言语沟通对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具体的环境中,非言语沟通往往表达特定的含义。对于我们孩子来说,关注非言语是关注阶段最困难的,但也是必不可少的。
以上两个案例以及大家生活实例中思考会发现,相互关注阶段的学习的过程,需要通过关注动作、关注语言和关注非言语这三个方面进行系统的训练,帮助孩子掌握学习沟通的基本技能。
首先的切入点就是家长们要找到孩子的关注点,根据孩子的关注点来设计游戏。
不得不说不管是食物还是孩子喜欢的玩具都是一个载体,承载着孩子与我们之间的爱的传递。如果我们想和孩子进行一些有效的沟通,那就要我们花时间和精力,运用我们的智慧,借物引导孩子建立人与物之间的关系。有的孩子对某些物品十分关注,那么我们就可以让孩子们在与这些静止的物的接触中,建立与人的关系。
峰峰很聪明,尤其是动手能力特别强。不过,两周以来,他还是喜欢一个人玩,不喜欢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在五六个小朋友中,他唯一愿意接近的是苗苗。
有时候,他喜欢抱抱苗苗,吻吻她。两周以来,他进步最大的就是愿意开口说几句话了。第一次就是听他低声快速说∶"叠飞机。"听到这个要求,我们哪能拒绝,便痛快答应∶"我们马上帮你叠,好吗?"峰峰全神贯注地关注着我们手中的纸不一会儿就变成了一架小飞机。他也非常开心地接过我们递给他的飞机,握在手里的纸飞机真的飞起来了。
峰峰不知疲倦地把飞机一次次抛向高空,划过一条优美的弧线……他对纸飞机非常着迷,就是到户外做操、滑旱冰都不忘在手里面拿着一架飞机。其他孩子看到了,也纷纷要玩飞机。为了满足他们对飞机的钟爱,老师为每位同学都叠了一架飞机。
折纸飞机的过程不仅重点进行关注动作的训练,在抛飞机的过程中还锻炼了学生的臂力。
首先,我们先叠好大小不一的各色纸飞机多架,让孩子们选择最喜欢的一架。如果孩子们学会独立叠飞机有困难,老师或家长就可以降低要求。如果孩子能够把折好的飞机拆开再重新折上的话,就可以继续玩。这样,动手能力非常强的峰峰经过几次反复拆、叠,很快就学会了。
接下来我们可以把孩子们喜欢玩的小飞机藏起来,引导孩子们玩捉迷藏的游戏。
捉迷藏游戏是人们非常熟悉的一个游戏,也是建立物体恒常性的非常好的活动,即使是这么简单的游戏,有些高功能的我们孩子也玩不了,因为他们关注力还不够。
对于我们孩子来说,首先要利用一些他们喜欢的小东西玩捉迷藏。我们对这个游戏的认知开始于观察孩子对某种物品的特别偏爱与需求而设计游戏。
我们把孩子酷爱的玩具或喜爱的食品藏在不同的地方,其至可以藏在身上。我们假装孩子看不见,故意发出声音,然后观察孩子的反应。
在许多的游戏训练经验之后,我们发现孩子对某种食品非常敏感的时候,会循着自己常常找到物品的地点去寻找,这样就很容易成功。
接着要变换位置,这其中也包括一些反复地遮藏,时不时露出来逗孩子的游戏及相互追逐等。这些经验让我们有继续这个训练方式的动力,并且在设计未来关注表情的游戏时增加了信心。
从婴儿到幼儿的情绪发展,从躲猫猫到追逐游戏,最后到捉迷藏游戏,看似无关,实际息息相关。这些游戏背后所要完成的任务包括熟悉分离焦虑和人际焦虑,透过对获得物的惊喜而产生对人的亲密关系。这些都引导了孩子情绪的持久性发展。东西不见了,人不见了,可以帮助孩子从依恋某物到与依恋物分离,从而转变到在心理上建造一个"有活力、有生命的内在感觉",可帮助我们孩子与家长建立感情。
这些游戏十分普遍,显现于孩子们的童年游戏中。找东西这游戏可以帮助孩子重新与人建立起依恋关系,直面焦虑,赢得掌控感并建立起自我意识。
与一般游戏技巧不同的是,我们并不积极地引入"找"的技巧。在藏匿处经过设计和调整后,我们依然保持谨慎分析的态度,并且注意孩子依附的问题,以及观察引入这些游戏后孩子的反应。
图片
例如∶ 当一个孩子在几次都能够找到口香糖的地方,再次寻找时却不见了口香糖,我们可以惊讶地说:“口香糖怎么不见了,它在哪儿呀?”这样的反应可以帮助孩子获得这个游戏所附带的干预价值。
虽然孩子随时都可以开始这个游戏,但是我们发现,如果配合人的身体、动作和语言,会大大增加游戏的干预效果。例如∶我们可以利用口语或非口语的形式进入游戏,当孩子发现你手中晃动的薯片时,你就迅速地移动位置,假装藏到一个地方。
在游戏中,孩子可以表现许多感觉:孩子对人身体的觉醒,对失去所带来的焦虑,对恐惧的征服,对获得成功产生极大的欢乐感。
这个游戏比较适用于对食物非常敏感的孩子,如早期禁食的孩子,或是父母工作非常忙,请专人照顾的孩子;或经常被家人忽视,经常被训斥、需要没有被满足的孩子。
不同的孩子有着不同的依附问题,他们有许多不同的表达方式:有的孩子在游戏中遇到挫折就会产生急躁情绪,游戏训练初期要在活动中缩短焦虑的时间,即"找一下就提供出东西";有的孩子对于寻找过程比较感兴趣且执著,活动中就要制造障碍,同时也可以反向进行,可让我们孩子扮演藏匿者和寻找者,或追逐把小东西藏在身上的藏匿者。
总之,遇到不同情况,要有不同的解释和处理方式。
情况一; 孩子只想当藏匿者。
假设∶孩子需要控制大人的感觉。
解释∶每个人都喜欢当领导者……比较喜欢控制的感觉。
对策∶寻找者(家长)假装追不上,表现出非常沮丧的样子。
情况二∶孩子不能忍受总追不到。
假设∶不能忍受紧张和焦虑。
解释∶害怕自己追不上。
对策∶先较快地让他追上,然后再延长时间。
情况三∶孩子坚持一直玩下去。
假设∶无法满足内心对成功的需要。
解释∶是否不相信有人会被自己控制。
对策∶演变为寻找同伴,开始这个游戏的方法可能是说"把你的眼睛闭上";许多时候甚至不用语言表达,只是在孩子转过身去时,对方就要躲到门后或桌子下面。
这种非言语的沟通方式就是一种进入游戏的邀请。在游戏中,孩子不喜欢被蒙上眼睛,当他们看不到外界时就表现得很紧张,拒绝参与游戏。
在这种情况下,变换角色让孩子藏起来,我们进行寻找,在寻找以及找到孩子的过程中,寻找者必须用口语强烈地表达这些情绪∶"噢,我看不到你!"(有些惊慌)"如果我找不到你该怎么办?""我会很难过的!""你在哪里呀?"(很大的惊喜)这些在角色互换时很重要。
通过技巧帮助,孩子可以重新建构起对人的依恋之情,表达出痛苦与害怕,获得被关注和控制人的感觉,进而也可以引导出一个有安全感的自我以及有自我价值的内心世界。
家长们记住了吗?利用物的媒介引导孩子学会习得关注动作、关注语言、关注非言语,进而在游戏中对人产生依恋关系,下一步在专业方法下与人建立关系后才能更好的发展相互关注关系,我们孩子也就能很好的关注他人,和小朋友玩的时候或者集体环境中时就具备关注他人,学习并遵守规则的能力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