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患者为什么会在经验分享互动方面存在缺陷?产生这种缺陷的关键因素是什么?是他们大脑出了问题吗?针这些问题,史提芬·葛斯汀在《解开人际关系之谜》中给出了解答:
人们逐渐认识到,自闭症神经缺陷的根源肯定不只一个,所以我们常听到一种说法:没有两个自闭症患者是完全相同的。彼特·哈布森指出,这些不同种类的病原都迅速、默默地在社交发展的某个阶段汇聚。这个阶段就一个十字路口,自闭症患者在这儿学会了工具性的互动,却错过了继续学习经验分享的路标。那么,究竟在这个十字路口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他们会丧失经验分享能力,却还能保留工具性互动的能力呢?
哈布森提出一个假设;自闭症孩子与正常孩子的社交意识不同,原因在于他们的资讯处理能力,也就是情感谐调机制。情感谐调机制需要孩子观察自己和互动搭档的情绪反应,判断两人互动的程度是否适当,这个机制是调控自己和他人互动的量尺,正常孩子能毫不费力地执行情感谐调机制。哈布森认为,情感谐调机制是高度复杂的资讯处理过程,需要大脑不同区块共同运作。要成功执行这个运作机制,需要细心的观察,迅速的注意力转移、以及敏锐的情绪状态评估。此外,还要有个人空间的认知,以及对其他因素的内在反应。在任何时刻,只要其中一项无法运作,整个情感谐调机制的运作就会瓦解。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情感谐调机制的运作瓦解,会让孩子丧失经验分享互动的能力,却还保留工具性互动的能力呢?我们要是把哈布森的结论和系统理论结合起来看,自闭症患者的缺陷问题就有了比较合理的解释。由于自闭症患者存在神经缺陷,他们无法在动态系统内运作。患者的脑部线路缺陷,使其无法学会参照他人的情绪、行为和认知,来调控自己与他人互动的方式。一发展不出情感谐调机制,经验分享的能力也就无法发展出来。正常的动态系统对自闭症患者来说,不是获得兴奋与喜悦的泉源,而是让他们不知所措的陌生环境。
由于自闭症患者理解社交情境的能力受限,即使是高功能患者,社交发展也往往局限于很少的几个范围:孩子为了与他人在社交情境里互动,而累积固定的“步骤”,以获取他想要的结果、物品、信息和参与;发展出避兔负面结果的方法,能适当融入社交情境;找出能在社交互动中注意他的群众,自己决定在何时、与何人从事工具性的互动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