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孤独症教育康复发展的阶段及主要发展特点如下:
一、第一阶段(20世纪50-80年代)
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大陆的儿科医生、儿童保健医生及精神科医生中能够识别孤独症的还很少,也少有报道。在全国范围内也鲜有人知道什么是孤独症,所以当时孤独症儿童的生存环境是极其困顿的,人们仍将其归为精神病患类。在世界各国的孤独症研究逐渐兴起之时,中国大陆的孤独症研究则显得过于平静。这种状态因1982年陶国泰教授发表的一篇有关四名孤独症病患的文章而改变,“孤独症”这一名词也是由陶国泰教授提出的。这篇文章的发表弥补了中国大陆孤独症研究的空白,也代表着孤独症研究工作新时代的到来。
二、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末期)
陶国泰教授的文章发表之后的1984年,南京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成立。在研究中心成立的一年内,就有8名孤独症儿童被确诊。但因为我国儿童精神医学整体起步较晚,绝大多数的儿科、儿童保健、精神科医生没有经过儿童精神医学专业系统的教育和训练,所以,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孤独症被误诊的概率非常高。在专业的教育康复训练方面,医生们也缺乏经验。但是这个时期,“孤独症”这一名词已经开始被关注和重视,整个90年代,孤独症的教育康复等工作在各界人士的努力下经历了从无到有的改变。
1993年3月,田惠平女士创立的中国大陆第一家专门为孤独症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教育服务的民办机构正式成立。同年12月,以杨晓玲教授作为会长,中国大陆成立了第一个以改善孤独症儿童康复、教育、医疗环境为宗旨的社会团体-北京市孤独症儿童康复协会。
1994年7月,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委托原北京市教育局进行孤独症儿童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训练实验。这是首次在中国大陆进行的政府层面的有组织、有领导、有目的、有计划的孤独症儿童教育实验。
1996年,在教育研究课题申报过程中,“孤独症教育诊断与训练研究”又得到了北京市教委的关注,并列为重点课题。由此可见,北京市孤独症的教育康复工作逐渐步入正轨。与此同时,北京市第二届特殊教育工作会议通过的“九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对……孤独症……的教育训练实验继续进行并扩大推广工作”。此后,全国各地也纷纷开始相关的教育研究工作,孤独症儿童教育训练的研究已然成为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