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跟我家ADD小姐聊天。
她说,跟妹妹一起长大,亲眼看到她学一点东西,甚至是学会一点东西都很不容易。所以,妹妹拼图拼得这么好,真是很厉害。
随后,她问我,妹妹学了那么多年读书写字,现在又加上练习拼图,那么,读书写字和拼图之间有关系吗?
我一下子愣住,不知道怎样回答她。
回过头来想一想,这的确是个非常好的问题,能让我好好思考孩子能力发展的线索和条件。
我的孩子是个起点非常低的孩子,干预之前就像个小动物。我们是从她快4岁,还没有出语言的时候启动阅读训练。从开始的无语言指认卡片,到快5岁慢慢出语言之后的短语、短句的认读和理解,以及现在的长句、段落和篇章的读写训练,坚持了整整8年。
书写方面,我们是4岁多开始练习握笔、涂鸦以及点连线训练,然后慢慢过渡到单个图形、图形的组合、简笔画、涂色,以及自主画整幅彩铅画。快7岁时,我们正式开始写字。因为有三年多的握笔和控笔练习,基础比较扎实,学习写字相对顺利,到现在也进行整整5年了。
因为是自己做干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把安坐、注意力、互动、听从、模仿、语言、精细、认知等等,全部融合到阅读和书写这两个大的项目中进行一揽子训练。经过时间的发酵,到如今,我的这个低功孩子不但可以轻松读写小学中高年级课文,理解不少书面文字,在日常生活中也能与家人亲密互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且,以上诸多基础能力已经内化成她的基本素养,成为她学习其他更多技能的基础。
回顾我们的干预之路,很多训练来来往往,只有读写的训练我们一路死磕到底,因为它太关键了。对低功孩子而言,阅读和书写最大的作用就在于启迪智慧,提升认知和思维。脑子灵活好用了,再加上对某些事物天生的能力倾向,再碰到稍微感兴趣的东西,持续地学习和训练起来就会越来越轻松。我想,这就是孩子能力发展的线索吧。
我总认为,对于能力不高的孩子而言,做有意义的事,学习有意义的知识太重要了。千万不要放任孩子无所事事,无所事事是他们大脑发育的元凶。每天一定要安排他们进行那些能够开动脑筋的活动,比方阅读、绘画、现实生活中与人的大量互动等等。只有不断地、系统地对大脑施加有意义的刺激,孩子的能力才有可能慢慢提升。能力提升了,孩子才有可能凭借自己的爱好推开一扇又一扇兴趣之门。
所以对低功孩子而言,干预一定要抓重点,要找到最关键的那把钥匙,然后长期地、不问回报的坚持,这才是用四两拨千斤的方法来帮助孩子进步的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