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总是“撞头”是病吗?
最近小编在门诊接到了一位家长的电话,家长询问的主要内容大概就是宝宝现在一岁半了,开心的时候,生气的时候,或者无事可做的时候都喜欢用头撞墙或地板,家长询问这个是疾病吗,需要治疗吗?
小编说
儿童撞头是一件普遍现象,20%的儿童在婴儿期会故意撞头,撞头行为通常在6~12个月之间开始,在18~24个月时达到高峰,并且通常在3岁左右自发结束,男孩是女孩子的三倍或四倍。
原因及治疗
1.情绪表达
大部分儿童的撞头来源于对情绪的表达,由于儿童的语言表达及社交互动能力并未发育完全,对于生活中发生的自己喜欢的或是厌恶的事情都会通过一些打头、发脾气、较大的肢体动作来释放。
小编说
作为家长,我们需要及时关注儿童的情绪变化,给予儿童肢体安慰,同时给予正确的语言引导。如若儿童语言表达能力发育尚未完全,我们可以帮助儿童通过复述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2.自我刺激
头部撞击、摇晃脑袋和身体摇摆是儿童常见现象,是儿童前庭系统发育需要寻求的刺激,前庭是维持平衡的器官,多数孩子会有这样一个前庭“自我刺激”的阶段,会出现“撞头”的动作。
小编说
儿童撞头更多的可能是喜欢“自我刺激”的感觉,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为儿童提供一些较为安全的前庭类刺激活动,满足孩子的此类发育需求,如我们可以引导儿童通过跟着音乐拍手、摇摆或跳舞等方式来满足自己的自我刺激。
3.引起关注
儿童撞头通常也是引起家长关注的一种方式。当儿童出现一些危险动作时,家长格外紧张,儿童可能会更加兴奋地撞头来吸引家长的注意力。
小编说
儿童的自我意识很强,需要家长的关心与陪伴。作为家长,我们可以把更多刷手机的时间用来陪伴孩子,培养更多的“亲子时光”。对于儿童的撞头行为适当忽视,只要保证没有危险就不必刻意阻拦。
小编温馨提示
随着儿童发育逐渐成熟,“撞头”行为会逐渐消失。如果儿童到了3岁后仍然有撞头、摇头等行为,并且还伴随其他行为的异常,如不喜欢和人接触,眼神交流较弱等,小编建议到相关医院进行系统评估及筛查,排除孤独症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