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让谱系孩子顺利地融入普校,陪读是很多家庭都绕不过去的坎儿,尤其是一年级新生,特别需要“扶上马,送一程”。
因为影子老师资源稀缺,加上最了解孩子的是家长,在陪读这件事上,很多父母选择自己上。
然而高效地陪读,并不是简单地陪着、看着、管着孩子就好。这些事情,家长一定要提前知道。
好心态,是重中之重
陪读仅1个月,小雅妈妈就崩溃了。
她哭着冲老公喊:“全年级就我一个家长,同学老师来来去去都要多看几眼;我只是去上个厕所,小雅就离开了座位,跑上讲台;放学时,还要面对其他家长异样的眼光……我实在丢不起这人,我们转特校吧。”
其实,高功能自闭症的小雅能力并不差,她从2岁多确诊自闭症后就开始干预,后来顺利地进入幼儿园和幼小衔接。
小雅爸妈以为做足了准备,但没想到,开学第一天就接到了老师的投诉电话。老师说,小雅上课时多次离开座位,甚至跑出教室;随便动同学的东西;在老师讲话时突然哈哈大笑……
听到这些,小雅妈妈果断申请了陪读。她心想:小雅应该是不熟悉小学规则,才出现这些问题,陪着她过渡一下就好了。
但现实比想象艰难得多。
小雅的问题还没解决,妈妈就已焦虑不堪。每天一睁眼,想到要跟女儿一起去学校,她就忍不住掉眼泪。
陪读家长的压力,来自方方面面,比如看到孩子差距后的失落,任课老师不友好的态度,同学家长的问东问西……
所以,家长陪读,首先要做的,也是最容易忽略的,就是保持自己情绪稳定。
和小雅妈妈一样,壮壮妈妈在陪读初期,也曾数次崩溃,好在她及时调整了心态。如今,壮壮已撤出陪读,独自上了4年级。
壮壮妈在分享时特别提到:享受陪读的过程。
她说,别人都感慨孩子说大就大了,亲子时光太短,我们能在孩子上学后,还有这么多亲密接触,这是赚了呀。另外,找到一个既熟悉孩子又负责的影子老师多难多贵呀,看孩子不顺眼时,就把陪读当一份工作吧。
想通这些,她每天上学前都精心打扮,到校后热情地跟大家打招呼,门口的保安,别班的老师,好奇的同学……很快,她就成了学校的团宠,壮壮也因此受到很多关照。
陪读,需要家庭支持与分工
小新家在杭州,在他出生前,父母买了重点小学附近的学区房,为小新的教育做足了打算。然而,小新3岁时,一纸自闭症诊断书瞬间浇灭了他们的梦想。
经过几年干预,到了上小学的年龄,爸妈不想让他去“混”着,想着陪读能让他多学点东西,便向学校提交了申请,但被拒绝了。
百般考虑后,一家人决定,爸爸继续在杭州工作,妈妈带小新回老家县城陪读。一来外婆可以帮忙分担家务,二来学校老师都比较熟悉,能够获取一些额外关照。
就这样,夫妻二人被迫分居了。
小新爸爸工作很忙,一个月只能回老家一次,好在外婆给力,每当这时,都会接过陪伴小新的重任,让夫妻二人去看个电影,吃顿大餐,放松放松。
像小新家一样,为了孩子能够融入普校,背景离乡的陪读妈妈并不在少数。
此时,陪读家长不得不兼顾孩子、家务,以及跟周围人建立关系,如果得不到其他家人的支持,很快就会打退堂鼓。
所以,陪读是一整个家庭的事情,家庭成员在各个方面都要做好分工与支持。
时刻牢记终极目标——撤离
陪读的终极目标是让孩子早日在学校中独立学习、生活。这一点,家长在陪读期间,必须牢记。
所以,在陪读期间,家长必须随时考虑这样干预能够彻底解决问题吗?如果不能,自己的方法可不可以通用?换句话说,当自己撤出后,孩子再出现类似行为,老师用这招儿灵不灵?
这点牛牛妈深有感触。
她入校陪读1学期后,儿子上课坐不住,排队乱跑,自言自语等干扰课堂的行为都大大减少。所以,某天牛牛妈有事情需要离开时,老师欣然同意。
但没想到,牛牛妈仅离开半天,牛牛就又恢复了原样,不管上课下课,满教室乱跑,老师怎么说他都不听。
这让牛牛妈很困惑,为啥自己在和不在,孩子会如此不同?
反思后,她猜测一个重要原因是上课时,自己一直坐在牛牛旁边,不断提醒他,每当感觉牛牛有苗头要站起来时,就伸手按了回去。
实际上,她并没有找到牛牛坐不住的根本原因,也没有给牛牛建立起“上课要坐好”的意识,更没有尝试过在牛牛走动时,让老师下指令。
这次事件后,牛牛妈仔细分析了牛牛坐不住很大程度是听不懂老师讲课。跟老师沟通后,她为牛牛准备了一个画本,允许他在想离开座位时自己画画。同时,她也不再着急,在牛牛要离开位置时,立刻把他按回去,而是让老师提醒和引导。
终于,几周后,她可以短暂离开了。
家长从陪读开始,就要不断思考阻止孩子独立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该怎样应对,自己不在身边时,老师同学能不能应对,该怎样应对,从而制定慢慢撤离计划。
已经撤出的壮壮妈有以下建议:
第1步,坐在孩子旁边,随时制止孩子不合理的行为并在课后向他说明;
第2步,坐在教室最后面,在孩子有干扰课堂行为时,给予提醒,无效后再上前制止;
第3步,撤到教室门口,让老师处理孩子的违规行为,如果老师应对不了,再进入教室;
第4步,待在学校某个角落,偶尔去教室门口看一看,老师应对不了孩子时,保证最快时间出现;
第5步,让孩子独立在学校待半天,1天,慢慢增加……建议家长跟班主任协商,挑选课程比较轻松或孩子比较喜欢的日期开始尝试。
第6步,撤出陪读,偶尔去学校转一转,既向老师表明态度,家长会配合学校,也保持在同学心中存在感,避免孩子被欺凌。
团结其他孩子
不管是什么样的孩子,如果行为问题,就极有可能会被劝退。因此,对于自闭症孩子而言,陪读的一个重要目标——帮助孩子在行为和社交上能够融入集体。
那么,熟悉学校规则必不可少。
家长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 教会孩子自己看课程表,在每节课上课前做好课前准备;
✔ 辨识上课和下课。上课好说,教会孩子听铃声,但下课时,铃声却不代表下课,要等老师发出指令后,才是下课;
✔ 学会排队,并能够保持在自己的位置上。
小学班级内人数众多,一般在40-50个孩子,老师很难有时间精力去关注每个孩子,所以当孩子还不能完全自己遵守以上规则时,可以为他找个小助手,时刻提醒。
在陪读期间,家长除了关心自己孩子,还需要关注一下班上同学,寻找一些有爱心和责任心的孩子,引导他们和自己孩子做朋友,来做这个小助手。这样,在父母撤出后,有同伴时刻提醒着,谱系孩子的跟随会好很多。
当然,仅仅在学校的时间,是很难让谱系娃维持友谊的。瞅准目标后,可以在周末时两三家人一起约起来,带着孩子出去玩,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观察一下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理念。
此外,对调皮捣蛋的孩子,家长也不能忽略,尽可能地拉拢他们,维持一个不错的关系,减少孩子日后被欺凌的可能性。
保持冷静:学业不是第一位
家长在陪读时,看到孩子不听讲或课堂不能跟随,或多或少都会着急,更有甚者,会直接抓起孩子的手,强迫他跟着老师节奏做笔记。
大家别忘了,谱系孩子融入普校,最重要的是在自然环境中锻炼社交和课堂规则,所以保证他能够顺利地待在学校才是第一位。
谱系家长,在择校时,尽量不要选择学业要求严格的学校,而是要多关注环境是否包容。
如果学校管理层、教师能够提供融合的环境和支持,有接受过自闭症等障碍孩子的经验,对于孩子进入学校的融入会有很大帮助。
不过,这并不是说学业不重要,学业决定不了孩子是否能够融合,但具备一定的学业能力,决定了孩子融合的深度和质量。
家校配合,相互包容
陪读不是单方面的事情,学校和老师的支持,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
公立学校的李老师在朵朵妈申请入校陪读时,曾充满顾虑,她说:“我们学校今年找了很多年轻老师,有家长监督我们很欢迎,但无疑这也会给他们带来很大压力。”
朵朵妈妈诚恳地向老师表明,她入校,只是帮助朵朵规范行为,尽快适应普校,对于老师的教学方式,不会插手。同时自己会全力配合老师的工作,如果朵朵有严重干扰课堂的行为,会第一时间带她离开教室,去外面处理。
就像李老师说的,作为学校,允许特殊需要孩子的家长进入班级,其实也面临了很大的挑战。
特别提醒,家长入校陪读后,想让孩子更加快速融入集体,一定要用自己的真心换取周围的真情,包括普通孩子、老师和普通家长,在顾及自己孩子的同时,多为班级和老师出份力。
在跟学校老师提一些额外请求时,一定要站在老师的角度多想想。比如自家孩子跟其他孩子发生冲突时,切不可护子心切,要求老师惩罚其他孩子。
同时,需要提醒各位家长,并不是所有的谱系孩子,只要有陪读,就能进入普校。孩子能力不够,学不到东西、不关注他人,没有任何的社交,问题行为频发,得不到有效专业支持,不要着急去融合。
陪读,是在孩子一定能力的前提下,融入普校的一种缓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