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浙江大学副校长、浙大医学院罗建红教授团队发布了最新的自闭症研究成果,为自闭症治疗带来了新希望。
他们的研究持续四年半,研究人员都是浙江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系的科学家。浙江大学专门举办了新闻发布会,介绍罗建红教授团队的科研成果。为了这个突破性的科研成果,团队做了很多次实验,一步步抽丝剥茧,得出结论。
研究表明,人类近30种核心基因的改变可能导致自闭症,并且这些基因的功能多与突触的功能有关。突触作为神经元之间通讯的功能性结构,构建了神经元之间相互联系的神经网络。而神经连接素(NL)是一种把突触前后结构“粘”在一起的蛋白质分子,它使神经元之间能够正常传递信息。NL的突变可能导致自闭症。因此,团队的研究就是从NL3基因突变的自闭症小鼠开始。
小鼠天性爱群居,有复杂的社交行为,比如相互嗅探、追逐、发声等。研究人员实验发现,自闭症小鼠对新来的老鼠没什么交往兴趣,存在明显社交障碍。他们还发现,小鼠前额叶皮层(相当于人类的额头)与社交行为有关。小鼠在活动后,大脑细胞会留下标志,在社交时,自闭症小鼠前额叶皮层与正常小鼠存在明显异常。
他们进一步发现,小鼠的自闭症与前额叶皮层的PV神经元异常有关。PV神经元的兴奋性下降,导致小鼠大脑低频gamma震荡波异常,进而引起小鼠社交行为异常,诱发自闭症。罗建红打了个比方,就像指挥社交的司令部工作节奏被打乱了,发出的社交指令也混乱了。
最后,研究团队通过光遗传学技术,按照低频gamma/theta振荡式样刺激小鼠内侧前额叶皮层的PV神经元,小鼠的社交行为缺陷明显减少了。而且,只有合适频率组合刺激PV细胞才能恢复小鼠的社交功能。罗建红表示,这就像是一个神秘的“信息密钥”,通过这个密钥,可以打开“社交律动”,让患有自闭症的小鼠重新获得正常的社交能力。
罗建红认为,自闭症小鼠实验对人类自闭症治疗有重要参考价值。至于这些研究成果什么时候能运用到人身去,她谨慎乐观:“这项成果为自闭症治疗提供了新思路,让科学家们不断努力,相信有一天,研究成果是可以用到自闭症儿童治疗上去的。”
世界上目前尽管还没有确切地准确自闭症治疗方法,但并非没有控制手段,如今的药物或者其他物理手段,都可以刺激特定的大脑神经元,都是治疗自闭症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