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训练内容大致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训练内容之一:听懂别人的话
听懂别人的话,前提是能注意听别人说话,并在协助下(或自动)对“话”做出相应的反应。比如,家长或老师在给昊昊上课时,和他面对面坐着,指着桌子上的橡皮泥对他说:“昊昊,给我”。如果他没有做出反应,就要及时提醒他眼晴注意看,给他提示一下,用手指一指橡皮,再指一指自己或协助他把橡皮拿起来,再让他重复做。在让孩子“把XX拿过来”时,必须运用手势、肢体语言等给予提示,吸引他注意听。
在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训练中,可运用“刺激—反应—处理”的行为干预模式来帮助孩子理解语言的意义。如果孩子不愿意说话或回答问题时,可以试着降低难度。比如,再给昊昊上听语训练课时,家长问他:“昊昊,这是什么?”他没有回答。再说:“昊昊,把橡皮给我。”他把橡皮给家长,家长便马上说:“真棒!说橡皮。”昊昊说:“橡皮。”家长马上问:这是什么?”“橡皮”。家长说:“昊昊,你说得太好了!”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孩子的表达欲望。
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训练内容之二:理解性语言,建立概念
理解能力差的自闭症儿童,语言并不缺少词汇;但是这些词汇大多是消极、没有内容的。理解性语言的建立,就是概念建立的过程。帮助孩子发展理解性语言,建立正确的概念,首先要积累词汇,理解每个词的意义。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实物、图片、多媒体、演示等方法,让孩子了解每个词的意义,同时积累直观的感性经验。比如在教孩子们认识水果时,可以通过让孩子用眼观察、用手触摸,用嘴巴尝等方式,使他们更具体地了解、感知物体。利用“変式”教学,分类训练,帮助孩子形成概念。比如,在教孩子认识手套的时候,可以让他们摸一摸实物,用笔画一画等。在建立“手套”这个概念的过程中,大大丰富了他们关于手套的理解性词汇,抽象思维也得到了发展。在进行分类训练时,可根据物体的特点进行分类教学,从而提高抽象概念能力。
以上就是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训练内容,我们将在下一篇文章继续为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