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式是高功能自闭症融合教育的支持模式,是指由辅助老师负责了解孩子的情况,和普通老师沟通达成一致,由普通老师主要实施干预,辅助老师辅助干预。这是比较理想的支持模式。其适用于以下情况:
1、幼儿园班级人数少,普通老师有精力管理;
2、虽然班级人数较多,但是老师和学生的配比高,辅助老师隶属于幼儿园;
3、辅助老师是园外人员,但是作为班级的资源,和普教老师分工模糊;
4、进入普通班、已经有一定融合基础的孤独症儿童。
下面是一个高功能自闭症融合教育的案例:
浩浩上小学了。上课的时候他从来不主动举手回答问题,看着其他孩子争先恐后的样子,浩浩也很兴奋,但是从不举手。普教老师已经习惯了他这种状态,有时即便他不举手,也会主动叫他。但浩浩要是回答不出,就会很受挫,委屈得大哭。因此,普教老师叫他回答问题会很谨慎,担心处理不好而伤害他的自尊心。有些问题浩浩有能力回答,但是他也不主动举手。于是,每当发现浩浩可以回答问题,辅助老师就会向普教老师递个眼色,普教老师马上领悟,说:“请浩浩来回答吧!”浩浩支支吾吾回答完后,老师带领大家拍手,表扬浩浩说得好。浩浩很开心。
就这样经过了一段时间,有一次浩浩竟然自己主动举手,可惜普教老师没有看到。辅助老师马上示意,为浩浩赢得了第一次主动举手的及时反馈,浩浩既兴奋又紧张,有些语无伦次,但老师还是表扬了他。正是因为得到了第一次鼓励,浩浩有了第二次、第三次……这不仅为浩浩得了一次回答问题的机会,还保护了他积极学习的状态。从此,他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很多。
正是由于老师发现了高功能自闭症孩子的细枝末节并加以引导,孩子才会在每天点点滴滴的积累中慢慢成长。这是普教老师和特教老师默契配合的结果。
观察式的优点在于,由普教老师实施干预,便于高功能自闭症孩子理解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避免孩子对辅助老师产生依赖。普教老师的干预是在辅助老师充分了解孩子的基础上而达成的一致性干预,因此保证了干预的合理性。但对于孩子需要个别支持的情况,这就不是普教老师所能做到的,需要辅助老师的干预。
以上就是高功能自闭症融合教育的支持模式:观察式,由为您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