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生理学前沿》杂志发布了标题为《研究自闭症谱系障碍中肠-脑轴的计算框架》的论文,认为自闭症的发病与肠道问题有关。
文章指出,肠上皮的完整性对人类健康十分重要,自闭症患者肠道存在导致肠道衍生代谢毒素的异常肠道微生物组合物,它们会损害肠道上皮细胞,危及组织的完整性。这些毒素还会进一步通过肠-脑轴,破坏大脑的正常功能。
研究人员认为,对大脑和肠道代谢紊乱的机械理解,对于设计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早期干预以阻止自闭症的进展至关重要。
自闭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种复杂的神经发育障碍,它的主要临床特征是社交障碍、认知能力下降、沟通障碍和刻板的身体行为。自闭症的发病机制并不明确,虽然有人提出遗传和环境因素可能会导致自闭症,但最新研究认为这仅存在于少数病例中,而人们更强调固有代谢紊乱的重要性。在许多情况下,共病模式描述了自闭症的发病机制,最明显的是胃肠道缺陷和肠道微生物组组成异常,这些因素可以通过肠脑轴传递到大脑,导致神经元功能障碍。
人类胃肠道受到疾病和体内平衡的影响,多种因素影响肠道微生物群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宿主肠上皮功能障碍的最关键因素之一是肠道微生物失衡(生态失调),这会诱发增加肠道内的毒素。生态失调产生的毒素,例如丙酸、脂多糖,最重要的是活性氧,刺激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结果增加了肠道的通透性,使毒素进入血液,它们在那里可以穿过血脑屏障并引起自闭症症状。这说明,任何成功治疗胃肠功能障碍的干预措施都有可能缓解自闭症相关的大脑症状。
印度研究团队分析了肠道微生物群、饮食和氧化应激在自闭症中的作用。他们使用CBM技术和患者数据开发了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肠道模型,测试了益生菌和饮食干预改善自闭症症状的有效性。具体包括宿主肠道中的中心碳、核苷酸和维生素代谢,以及大脑中的线粒体能量和氨基酸代谢。饮食干预表明,高纤维饮食在减少肠道内产生的毒素方面比普通饮食更有效。在饮食中添加益生菌嗜酸乳杆菌、长双歧杆菌、嗜粘液阿克曼菌和瘤胃前置杆菌,可以恢复肠道菌群平衡,从而降低肠道和大脑的氧化应激。
对于用有益细菌改变肠道微生物组成来改善自闭症症状的说法,该论文提供了最新的理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