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交流障碍是自闭症儿童的核心障碍之一,在融合教育中,应对其开展社会交流与社会适应方面的个别干预和强化训练。
一、社会意识与社会认知
社会思维系统发展的不完善使自闭症儿童在学校和社会环境中,常常在分辨语言的微妙差别和非语言信息整合方面出现困难,这些都是社会认知的重要内容。融合教育中应在资源教师的帮助下开展社会意识与社会认知方面的专项训练,包括社会思维与社交因果关联、社交兴趣与常识、社交中的线索捕捉与注意转换、社会角色与自我知觉、社会比较与行为预测、社会探索动机与自信、灵活思维及心智等。
二、社交规范与社交技巧
社会场合中的概念判断是社交规范理解和社交技巧发展的基础,如理解“什么是粗鲁的行为”“什么是良好的班级秩序”“什么时间该完成哪些任务”等,具体包括不良行为识别、建立礼貌规范、理解违规但可以被接受的行为、违法边界与不能破坏的规范等。融合教育课程是这方面教学的良好参照,该课程针对自闭症儿童在学校的社交适应设计了系列干预内容和方法,适用对象涵盖幼儿、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等,对于帮助孩子建立合适的社交关联、理解社交规范、掌握社交技巧、建立友谊具有良好的效果。
三、想法解读与情感理解
想法解读是指理解别人行为背后的原因(如想法、愿望、感受等),进而能够预测他人进一步的感受和行为,并对他人的行为做出合适的反应的能力。自闭症儿童存在想象力方面的困难,在处理复杂人际关系和抽象的社交信息时常常难以理解他人的内心想法、情感和行为,难以理解社交规范以及自己与他人互动的场景性与合理性。对此,可设置“想法解读”课程对孩子进行个别化的干预。该课程包括三大模块,每个模块的评估和学习内容均由低至高分级具体内容如下。
1、情绪理解:涉及“从照片辨认面部表情”“从卡通绘图辨认面部表情”“理解与情境有关的情绪”“理解与愿望有关的情绪”“理解与信念有关的情绪”五部分。
2、想法解读:涉及“不同的人从不同角度看到事物的不同面貌”“眼见构成所知”“眼见所知影响行为”“别人错误的想法影响行为”五部分。
3、假想游戏:涉及“物品替代”“赋予物体虚假性质”“想象对象/情景”三部分。
以上就是融合教育对自闭症儿童社交能力的培养,由为您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