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福州1月13日电 (记者 胡美东)福建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于1月11日-15日在福州召开。福建省人大代表林丽琴在会议期间提出建议,福建省卫健委应开展孤独症流行病学调查及孤独症诊断评估标准制订及培训。
林丽琴说,儿童孤独症是一种严重的身心发育障碍疾病,是由于大脑、神经系统病变引起的广泛性发育障碍,涉及感知觉、情感、言语、思维、动作和行为等多方面的神经发育障碍。孤独症谱系障碍,包括儿童孤独症、亚斯伯格综合征(AS)、雷特综合征(Rett)、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CDD)和其他待分类的广泛性发育障碍。
林丽琴指出,儿童孤独症的核心表现为:社交交流与互动障碍,受限的重复的行为模式、兴趣或活动。患儿常常伴随智力发育迟缓和情绪行为异常。目前发病病因不明,国际上主流的观点认为孤独症是由于基因裂变导致脑神经发育异常,从而产生高级认知神经功能缺失,引发孤独症核心障碍。孤独症目前尚无法治愈,但获得早期识别和治疗的儿童当中很大一部分的症状可以得到改善。在美国,三岁以前诊断出孤独症并得到恰当治疗的儿童有50%的可能性能够在适当年龄从学校毕业。早期识别可以实现早期治疗,可以帮助孤独症儿童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能。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报道孤独症儿童病例,专家分别在部份省市做过抽样调查,但我国尚未有国际公认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从国外患病率推算,我国应有不少于200万孤独症患儿。孤独症的治疗是以教育训练为主,精神药物治疗为辅。
为此,她建议福建省卫健委开展福建省孤独症儿童流行病学调查。通过调查掌握福建省孤独症儿童发病情况及分类规律,为制订科学干预方法提供依据。同时,明确福建省孤独症儿童诊断标准,大力开展基层专业人才培训,构建筛查、诊断、转介、康复服务体系,促进我省孤独症儿童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中国日报福建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