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孩子成功学习的要素:
(1)目光专注;
(2)主动性;
(3)从常规中学习;
(4)宁静环境和简单教材;
(5)教导者全情投入的个别的训练;
(6)适合的课程,父母的爱心和忍耐力。
课程内容
一、模仿
模仿是一种有意识地仿效别人的行为,是学习与发展的基础。有一定的注意力、记忆力、动作技能和动机是学习模仿的先决条件,包括使用物件、动作和声音模仿这些内容,有一定的基础后,要训练孩子的想象模仿能力,这一条对自闭儿来说意义尤其重大。
发音模仿:
(1)唇音:b p m f e o爸妈鼻花猫饱波
(2)l t:拉涂提汤糖梯(鼓励舔食食物,扮鬼脸,伸出舌头左右摆动)
(3)鼻音和喉音:g k h d n 凳小牛钢琴
二、感知觉
含义:个体是通过以生理为基础的感官所获得的讯息,加上以往在记忆中的经验,进而对环境作出反应及解释的过程。
儿童是通过感知觉来认识环境的,感知觉对小肌肉及综合感知肌动很重要。透过知觉去分辨事物对智能发展,计划及组织环境等尤其重要。
自闭儿的特点:感觉异常,对分辨和处理外界资料有困难,通过学习能有助于掌握外界事物的意义,减低他们异常的感知反应。
感知觉种类:触、视、听、嗅、味、本体感觉。
三、大肌肉
含义:设计全身或局部大肌肉的姿势及动作的活动。
自闭儿的特点:
(1)大肌肉能力发展正常,却缺乏自我控制力,形成控制行为的问题。
(2)部分儿童缺乏体力及肌肉能力。
(3)平衡力差。
(4)绕过障碍物时显得非常笨。
(5)不会控制速度及力度。
(6)协调身体时有困难。
透过这部分的训练,可使自闭儿注意自己的身体部分及身体与环境的关系,建立在社交及行为上的规则。
四、小肌肉
含义:运用手指、手腕及协调双手进行的活动。
自闭儿的特点:能抓握,但个别手指的运用、力度的使用、协调能力有问题。
学习小肌肉活动能帮助自闭儿认识到物件的特质、增强学习上的成功感,促进自理技巧、书写能力等。
建议:(1)增强抓握或放下物件、手指力的运用及灵活地使用手指等技巧。(2)增强手指抓握的能力、转动及运用手腕的技巧。(3)双手协调技巧。
五、手眼协调
含义:由小肌肉的能力配合知觉能力而组成的一种活动。
自闭儿的特点:目光不能依附在某事物上,故防碍他们的学习。
儿童的双手经常根据视知觉的讯息而改变活动的方向及力度,以便控制环境;透过手眼协调能力的训练可以促进自闭儿小肌肉和知觉的配合,发展其智能。
建议:训练时范围由大到小,然后是精细的手眼协调活动,转而进入与高层次认知能力配合的活动。
六、认知理解
含义:指配对能力(分辨相同、不相同及相似的能力)、分类能力(认识不同类别)、理解先后次序的能力(空间、时间上的先后次序)、概念的理解能力(物件及其属性的认识)。
自闭儿的特点:不能从以往的经历中获得知识及归纳出一些定律,只会用单一的方式处理物件及行为,用死板的方式去学习,缺乏真正的理解。
透过这部分的训练,可以协调自闭儿理解周围的环境、组织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进一步发展概念认知能力。随着概念认知力的发展,儿童对环境的理解能力及沟通能力也相应提高,并能降低对环境及他人的焦虑,增进处理新事物的灵活性及理解力。而这一部分的训练必须以模仿、知觉、大肌肉、小肌肉、手眼协调能力为基础。
配对训练步骤:
(1)相同实物配对。
(2)像片与实物配对。
(3)图画与实物配对。
(4)像片与字卡配对。
(5)图画与像片配对。
(6)图画与字卡配对。
七、认知能力
含义:使用语言方面的能力
自闭儿的特点:
(1)刻板及单一地学习及使用语言,不懂得类化,以致难以掌握有关的语言概念。
(2)缺乏沟通动机。
(3)在使用手势及非语言表达能力上的发展较迟缓。
(4)听觉记忆虽好,但倾向以死板、缺乏意义的方式记忆,造成回忆上的障碍,难以想起以前所学的语言内容。
语言能力的发展必须以模仿、知觉、大肌肉、小肌肉、手眼协调、认知能力为基础,透过这一部分的训练能促进儿童在这些范围的进一步发展,促进儿童在环境及人际的交往,加强儿童对需要及感受的表达,提高分析及思考的能力,并使其理解更细微或更抽象的事物,且能表达。
语言训练的两个层次:
1、适合能力较低、处于语言前训练的儿童(没有说话能力的儿童)。
训练目标有:建立学习语言的先决条件;建立使用手语沟通的能力(作为辅助沟通的方式,而非取代说话能力)。
2、适合已经有说话能力的儿童(即能以短句或句子表达意思的儿童)。
训练目标有:建立足以应付儿童切身需要的沟通能力,使儿童能应付他所深处的社会情况;促进儿童的语言发展(扩展所能表达的句子的长度及结构,促进儿童对问题、事情的次序的理解,提高对话能力,使其有能力和他人就某一内容进行谈话)。
语言训练中首先要建立自闭儿对字词的理解能力,待其有掌握字词的意义后才训练儿用字词来表达意思,应该以低层次语言能力作为目标,逐渐提升至高层次的语言能力。
低层次所包含的语言能力:
1)语言理解:明白动词及带有动词的简单指令:理解常见的名词;
2)语言表达:能表达自己的意愿,如想参加活动等。
高层次所包含的语言能力:
1)回答是不是的问题;
2)使用代名词,能玩假想游戏等;
3)能正确使用表示时间和空间位置的词;
4)使用简单的社交词语。
训练词卡的种类:
名词:1)家庭成员名称;2)心爱的食物或玩具;3)身体的各部位;4)日常衣服;5)厨房用品;6)家具和家用电器;7)卫生间及洗手间用品;8)文具;9)水果和蔬菜;10)常见动物;11)户外环境;12)颜色;13)交通工具;14)建筑设施;15)职业。
动词:走、站、坐、跳、跑、追、跌、爬、睡、吃、喝、吸、吹、哭、笑、唱、叫、喊、洗、抛、接、开、关、写、画、捏、压、拍、打、指、推、拉、踢倒、剪、切、游等。
形容词:
对比性的:大小、长短、粗细、高低、新旧、明暗、黑白、冷热、胖瘦、洁脏、远近、高矮、干湿、深浅、轻重、快慢等。
表达感情的:快乐、高兴、生气、忧愁、兴奋、失望、难过、伤心等。
前置词:前后、左右、上下、里外等。
八、自理
含义:自理是自我照顾的能力,这方面的能力有助建立独立生活。包括:进食、穿衣、梳洗、如厕、简单家务。
自闭儿的特点:
(1)进食方面:偏食、偏用餐具、没有掌握或没有完全掌握使用不同餐具的技巧、不能分辨可吃或不可吃的东西、不能有组织的完成进食过程也不能自己弄简单的小吃、不能遵守进食规则或礼仪。
(2)穿衣方面:对不同质地的服装过于敏感、因为刻板只认准穿某件衣服、不能有组织地完成整个穿衣过程。
(3)梳洗方面:不喜欢梳洗时的感觉、没有能力来完成整个梳洗的过程。
(4)如厕:不会适当地使用厕所、不会表达如厕的需要。
(5)简单家务:没有工作动机,不理解工作要求和意义,不能合理安排工作。
自理能力的训练是极其重要的,是必须的。训练者必须首先了解自闭儿与一般儿童的不同情况,要知道我们的孩子不能单从“口头教导”学习任何技能,也不能从“观察示范”学习技能,他们要从实际“操练时的感觉”去学习,所以施行这部分训练时一定要让孩子感觉如何做,并使他的参与部分慢慢增加,直到能独立完成整个过程,并掌握所需的技巧,这部分的训练一定不要和实际生活脱节,要充分发挥环境教学法的作用。
简单清楚地指令,环境和动作的配合,不断重复地教导。
九、社交
含义:社交就是建立社会或团体内共同认许的行为,及与别人相处的技巧。所以,社交包括两方面:(1)能够建立正面的、社会接受的行为;(2)减少不当行为。
自闭儿的特点:
(1)异常的接纳亲近情况:
1)对于身体接触有不安的甚至是抗拒的反应。
2)无法融入或逃避群体活动。
3)过分迷恋或排斥某种物件和环境。
4)语言沟通上的障碍。
(2)异常地运用物件及身体的表现:
1)缺乏自发及正确地使用物件的能力。
2)缺乏参与游戏的动机和技巧。
3)对环境缺乏兴趣,专注力短暂,组织力弱。
4)不能有效地运用身体各部分,尤其是独处时,容易出现自我刺激行为。
(3)缺乏引起社交沟通的能力
1)儿童不懂得引发社交沟通
2)部分儿童虽然尝试引发沟通,但表达方式并不恰当。
(4)缺乏适当的社交反应
1)缺乏目光对视,不懂得轮流说话,对他人的回应时间不准确。
2)不会用适当的语言进行语句沟通。
3)独立工作的困难太大。
(5)问题行为的影响
1)对不同的感觉刺激过分敏感或感觉过弱,会妨碍社交技能的发展,同时混乱的感觉可能令他们无法将外界环境的讯息组织起来,以致不能有效地学习各种技能。
2)其他问题行为,如自伤、他伤,拒绝与他人在一起等直接影响儿童与他人交往。
(6)不容易适应环境的转变。在环境有所改变时,自闭儿容易感到不安或大发脾气,影响其社交。
一般的社交技巧训练:
1)孩子对自己的名字的反应。
2)与人打招呼。
3)学习亲吻和拥抱。
4)模仿和使用身体语言。
5)家人协助下参与集体活动。
6)给孩子可以安排合适的社交活动。
7)保护孩子,及早向旁人解释孩子的特殊情况。
8)安排户外活动。
9)与家人一起度假。
10)制作和使用相册及生活点滴记录簿。
从游戏中学习
从游戏中学习是每个孩子所渴求的轻松愉快的学习方法,很多的生活技巧和社交行为,都能在游戏中学会。父母和训练师若能在游戏中制造积极、愉快的气氛,协助孩子投入游戏活动,不单会促进亲子关系,对孩子的沟通、认知、感官机能等各方面均有极大的帮助。
注意:
1)以身作则。
2)善用教导技巧。
3)因材施教。
4)投其所好。
5)善用资源。
6)灵巧创新。
游戏设计的原则:
1)目的:要求孩子做何种反应。
2)程序:要简单,易于模仿。
3)用具:提早预备适当的用具和玩具。
4)形式:把握机会,尤其需小组进行的项目。
各个阶段:
1)单向、简单动作的游戏(适合开始训练或没有任何技巧的孩子)。
2)双向或发掘环境性的玩具(适合开始明白简单口头指示的孩子)。
3)教育性之玩具。
4)沟通/语言游戏。
5)较复杂、富有创作性、合作性的游戏。